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这首词的基本大意、创作背景,以及关于词的简单常识。
通过与陆游咏梅词的对比赏析,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深意,以及梅花所赋予的乐观谦虚、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词的创作背景和与陆游词的对比,理解这首词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设计意图:作者毛泽东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可忘怀的伟大领袖,本设计目的在于将伟人的历史功绩与诗人书法家的 头衔相结合,让学生感受伟人的浪漫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
创作背景:1961年,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加之中苏关系冷淡,国际上反华势力十分猖獗。新中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内忧外患之际,毛泽东写下这首词鼓励大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要了解历史背景,为后文深刻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不惧困难的精神埋下伏笔。
三、诗词赏析:
1、这首词的结构简介。卜算子:词牌名;咏梅:词的题目。该词分上下两阙,两阙结构完全相同。
2、这首词的大意理解。风雨刚把春天送来,飞雪又在迎接春的到来。
冰封雪冻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绽放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俏丽,但不与百花争春,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却在花丛中微笑。
由这首词的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揭示出该词是在陆游咏梅词的启发下创作,自然引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咏梅词的大意理解。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了,无人过问。暮色降临,已经够愁苦了,又遭到风雨的摧残。梅花不想与百花争春,对百花的妒忌毫不在乎。即使凋零,被碾做尘土,梅花依旧散发出清香。
对两首词作简要对比赏析。
揭示出毛主席咏梅词的乐观积极的主基调,和不怕困难、威武不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出示毛主席咏梅词的书法原稿,与作者简介遥相呼应,也让学生对一代伟人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简要解释两词的大意,继而对比两首咏梅词的感情基调和对梅花的描写,让学生从试着内心感悟毛主席咏梅词蕴含的深刻意义。
四、拓展阅读:课后自学与梅花有关名言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学生已学或熟知的有关梅花的名言诗句,让学生自学研习,感受梅花被古今文人赋予的人格秉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