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积累咏梅的诗句。
2.品味词的语言,体会拟人的修辞,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学会改写词作,并用多种形式展示所学。
【教学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赏析诗词,体会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主和派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主张北伐,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2.重点词语
(1)生字:驿(yì)
(2)理解词义。
驿: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无主:无人过问。
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展示,激励学生参与预习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熟读词作,赏析句子:
3.学生活动二:“百家讲坛”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明确: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明确: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4.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注释,利用已掌握的赏析诗句的方法进行赏析。
5.小组交流
6.学生活动三:词作变散文,我也当作家
梅的自述:
我是一朵梅花,生在荒野驿外,我身边的断桥寂静的躺在那里,时候到了我就寂寞得开放,管他有没有人来欣赏。最难捱的是黄昏,当乌云遮盖了那血红的落日,凄冷的疾风夹着冰雨迎面吹来的时候,让我更感慨这傲立枝头无多的时日。
争艳斗宠绝不是我的本意,风饕雪虐中挣扎只为那一抹春的消息。当我沾了雨水的身体从枝头坠落,又被疾风吹滚到泥路的中央,沉重的大车轮从我的身上碾过,我将变成尘灰,但却要把这骨子里的香气溢满这春的乾坤。
7.陆游的直白:
我是陆游,因小人的谗言而降职远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孤单的沿着荒僻的驿路走向远方。疾风骤起,彤云密布,又是一个难捱的黄昏。蓦然回首,却见一树梅花立在驿路断桥边。花瓣迎着风雨洒落,我的心不禁一颤。
“矢志北伐,恢复我大宋山河”生为男儿自当有报国之志。魑魅魍魉的谮害,驿路坎坷的折磨,又算的了什么?陆游啊,纵捐了这七尺之躯就像那被车轮碾过的梅花,也要将这一腔爱国的热血倾洒到这已被蹂躏的祖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
8.学生活动四:我的风采
以《卜算子咏梅》为内容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吟唱,可以诵读,可以作画,可以书法……
9.综合建模: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见解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七、课堂总结
《卜算子 咏梅》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阙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阙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喻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作业布置】
1.课外选读陆游的其他词作。进一步体味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
2.“梅”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请你默写几句与“梅”有关的诗句。
【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孤单寂寞 凄风苦雨 坚贞品格 报国之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