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望海潮(东南形胜)》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火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同宋玉一般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抒情主人公心头,引起他的共鸣。C.“故人何在?烟火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念远怀人,如呆如痴,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2.“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长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而长短句,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B.《望海潮》一词用铺叙手法展现了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城镇的富庶与繁荣,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和赞颂之情。C.词中数量词的运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豪迈的气势,整首词表现出了博大豪迈的格调。D.《望海潮》这首词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4.《望海潮》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词人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登相位。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原意为天然壕沟,这里指的是钱塘江。D.“户盈罗绮,竞豪奢”,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反映了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6.有评论家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词人心头,引起他的共鸣。C.“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句,将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与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8.“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9.全词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诗句能够看出来?本词的诗眼是什么?10.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试作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近柳 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B.作者很注意上下片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D.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12.词的上片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二、情景默写1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处。(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 , ”,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中“ , , ”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描写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3)《望海潮》中“ , , ”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4)《望海潮》中“ , , ”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5)《望海潮》中“ , , ”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练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6)《望海潮》中“ , , ”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7)《望海潮》中“ , , ”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声势。三、选择题1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近体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D.宋词词风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15.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①③⑤⑥/②④ 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四、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___________,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___________,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___________。他的词多反映青楼女子的内心世界和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笔法细腻,感情深挚,雅俗共赏,每每流传甚广。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___________,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驾齐驱 各有千秋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B.双管齐下 各有千秋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C.并驾齐驱 平分秋色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D.双管齐下 平分秋色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B.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C.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柳永于词的贡献一样D.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B.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一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C.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D.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五、语言表达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23.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短缺,许多国家便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希望从浩瀚的海洋获取能源。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辽间,有丰富的海洋能资源,其中潮流能资源非常密集。我国近海潮流能属于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我国著名的潮流高能密度区包括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杭州湾北侧,舟山群岛的金塘水道和西候门水道等。开发和生产新一代高效可靠的潮流能发电机,对于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是① ;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五言古风),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②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秾丽;西北文化则是③ ,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太寂寞。六、小阅读-课内25.有人指责《望海潮》这首词是恭维孙何而作,“掩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贫富悬殊”,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参考答案:1.A 2.①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欲与友人通音信而无人可托,写出了不能与思念的故人联系而产生的无可奈何之情。②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想,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写出了词人盼友归来,愿望却又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3.A 4.提示:①先写湖山之美。“清嘉”二字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杭州美的具体描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生动地描画出一幅国泰民安的生活游乐图。②接着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千骑拥高牙”写场面的声势浩大,“乘醉听箫鼓”写游乐的兴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达官贵人们有召还之日,会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5.D 6.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在这里以工整的句式,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所以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练。7.A 8.①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与友人欲通音讯,却无人可托,写出了因不能与思念的故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之情。②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写出了词人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希望落空的失望之情。9.全词主要写思乡怀人之感,从“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和“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可以看出。本词的诗眼是“愁”。 10.本词上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登楼远望,景色苍茫辽阔、萧瑟凄凉,抒发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为下文的思乡怀人作铺垫。下阕运用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的手法,词人自己思归心切,因而联想到故乡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地盼望自己回家,进而想象佳人妆楼颙望,误识归舟的情形,从而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11.A 12.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13.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14.D15.D16.C 17.A 18.D19.A 20.C 21.B22. 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宋词的婉转清雅 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23.①我国潮流能资源非常密集②著名的潮流高能密度地区众多③开发和生产高效可靠的潮流能发电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24. ①李白的清新俊逸 ②东坡的旷达豪放 ③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25.【示例】观点一:本词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但是,更主要的是,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我们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重湖叠 ”,“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应求之过苛,而是应当从词里所提供的画面中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由来已久,这并非溢美之词。观点二: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当然,这种景象还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没有能像他做杭州附近的定海晓峰盐场监督官时那样,揭示出“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广大盐民“虽作人形俱菜色”的苦况。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