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岗位实训((第4版)》(电工版·2019)模块7 成本费用会计岗位实训 同步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会计岗位实训((第4版)》(电工版·2019)模块7 成本费用会计岗位实训 同步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财会专业学习并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技能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教学内容完全以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注意实训的可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等各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着重体现学生会独立审核原始凭证并准确进行账务分析并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准确规范的登账并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会计职业敏锐的判断能力。
资 料
硬 件
课 件
实 训 环 境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模块7 成本费用会计岗位实训
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材料费用、工资福利费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的分配;
准确进行各项费用的账务处理;
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
所有的企业都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成本、费用的核算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模块主要介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以及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登记,产品成本计算单的编制等。
项目驱动引入课题
产品成本的准确计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带一个学习项目,即准确归集每一项成本费用并能准确核算产品成本。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叫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生产费用总和,称为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产费用的发生额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而产品成本便是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两者反映的经济内容都是生产过程的耗费。产品成本包括为创造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果是生产某种产品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记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等项目;如果是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是比例法。这种方法是把实际发出的待分配费用总额作分子,以一定的分配标准作分母,求出费用分配率,然后再用这个分配率,分别乘以每种产品参加分配的标准数,从而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数。
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量(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数×费用分配率
常用来作为分配标准的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资、产品的产量、体积、重量、产值等。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直接材料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 账户进行的,并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的分配,如原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某种、某批、某类产品,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就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另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计入“生产成本 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车间耗用材料,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材料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现以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法为例,证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该种产品单位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费用分配率
根据领料单及费用分配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发生的动力费,这些动力费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照明、取暖等其他用途。动力费用应按用途和使用部门进行分配,如果安装有计量仪器,可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机器马力时数(马力*时数)比例或定额耗用量比例进行分配。根据动力费用分配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相同。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生产工人工资应在“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中归集,如能直接记入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应直接记入,不能直接记入某一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一般按各种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工资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工资费分配率
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立明细账,按产品成本或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程序与基本生产费用归集程序基本相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等直接费用。应根据原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及有关凭证,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及其所属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费用的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一般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该账户的贷方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如辅助生产车间规模不大,制造费用不多,为简化核算,其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完工入库或实际发生的劳务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出,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车间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为了核算每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下,还应分车间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在明细账中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格式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受益对象是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等情况。如供电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电,机修车间为供电车间提供修理劳务。如果计算电的成本时,就需要确定机修劳务成本,而机修劳务成本也需要确定电的成本。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关系。根据这一特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交叉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而应分入、转出的费用;另一种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而把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全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
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
这种方法不考虑企业内部各个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个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其分配公式如下:
某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某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该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车间
2、一次交互分配法
这种分配方法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两次进行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按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第一次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采用直接分配法,按提供产品劳务的数量,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受益车间、部门进行第二次分配。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企业根据管理需要,“制造费用”账户可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在账内按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如某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中,如某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应当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分配方法同前。
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工业企业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已经全部完工,那么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全部没有完工,那么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这两种情况,都不必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生产费用的纵向归集和分配。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月末在产品,那么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就应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纵向的归集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有两种方式:
1、先计算在产品成本,然后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2、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同时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定额成本法
4)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5)约当产量法
6)定额比例法
本教材仅以约当产量法为例,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数量按完工程度折合为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然后将成本计算单上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单位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或=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成本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法
 当生产开始一次全部投料时,单位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与单位完工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一样,都按百分之百确定,那么所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就应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期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人工和制造费用)就应根据生产进度来确定完工程度,并将其在完工产品产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之间按比例分配。如果分次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和其他费用一样,都要确定约当产量,一般原材料费用是按投料进度来确定在产品所耗其比例,其他费用仍是按生产进度确定。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法
 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有决定性影响。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较均衡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序可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可按50%平均计算,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加工量差距很大,则要对在产品完工程度按工序分别测定。在产品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8 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法
  1)确定每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各道工序约当产量
  3)分配生产费用(约当产量法)
  4)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例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 完工数量:200件
产品名称:D产品 2005年10月30日 在产品数量:200件
项 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2 000 3 150 6 930 22 080
约当产量 300 150 150
单位成本 24 9 19.8 52.8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4 800 1 800 3 960 10 560
月末在产品成本 7 200 1 350 2 970 11 520
单元19 产品成本的计算
一、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是对各种产品费用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也就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目标,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分配,从而计算出产品成本的过程。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同方法。 1)品种法: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3)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以上三种方法为成本计算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无论以上哪种方法都需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19 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 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品种法是按产品的品种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既不要求按批别计算成本,也不要求按步骤计算成本,只按产品品种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品种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最基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工艺简单,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供水采掘发电等生产企业。
(二)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按产品品种设成本计算单,按成本项目设专栏,以便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2、归集生产费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并据此把各项生产费用分别按产品品种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单(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
3、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按已登记完毕的计算单中成本项目有关数据及完工产品入库单,编制完工产品汇总表,同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下一页
上一页
单元20 生产成本多栏式明细账的登记
一、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
生产成本明细账又叫产品成本计算表和产品成本计算单,用来计算和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成本以及产品成本的组成,该明细账的格式采用的是多栏式,分别按产品的品种、类别、批别或加工步骤设置。
二、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期初在产品成本,按上月末余额结转;本月生产费用是指本月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凡是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等费用,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直接记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项目内,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月末以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明细账内;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是指本月完工交库产品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完工产品产量就等于本期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是指本月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成本费用会计岗位实训演练
实 训 目 的
通过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了解企业费用成本发生与归集的过程,掌握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及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及成本计算表的编制;掌握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及完工产品结转的账务处理。
下一页
上一页
成本费用会计岗位实训演练
实 训 要 求
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以会计报告期作为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项目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
根据资料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会计凭证凳记成本费用明细账。
编制生产成本计算单及填制产成品入库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