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学习本课,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领悟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理解我国推动对外开放工作的举措,拥护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积极作用,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内国际新环境,鼓励学生在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2.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目标和成就,理解其内涵,正确认识、认同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了解我国倡导的全球经济洽理观的内容和意义,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认同并支持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一.导入新课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为什么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较?“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学习本课,我们将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理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我国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是各国拓展商机的重大活力。大市场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我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导入:在深圳华为公司上班的许小姐一下班,就开着自己的本田轿车到商场给母亲买了一盒生日蛋糕和一大果篮。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许小姐说。她的汽车是日本牌子,在广州生产的,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5%;生日蛋糕是法式的;果篮里的水果包括泰国的山竹、越南的火龙果和美国的提子等。而许小姐参与研发生产的华为通讯产品,销售到了美国、荷兰等全球90多个国家。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1、含义: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一辆汽车的形成需要20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体现了国际分工与协作,有利于专业化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生产全球化。
不仅是汽车,著名的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飞机,也不是就美国一个国家能生产完成的,同样也需要世界各国的技术、资金等等。
提问:生产全球化有什么意义?
归纳: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己的优势,节约本国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金融全球化
指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
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的三大趋势:
A金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球性金融组织;
B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
C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
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就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地区)科技共同体协调与融合的发展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天下之后,世界已不能拒绝随之而来的科技全球浪潮。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旗帜下,国际科技合作的道路越来越宽广。生产国际化了,市场也国际化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科技创新走向国际市场。研发资金国际化了,信息传播国际化了,研发成果的应用也国际化了,研发自身怎么会置身国际化之外呢?
投资自由化
以阿里巴巴融资历程进行分析
贸易全球化
喜欢看新闻的同学一定知道,成功上市的阿里巴巴的董事马云现在财富富可敌国。那么为什么马云能够凭借着阿里巴巴赚这么多钱呢呢、这里面就体现着经济全球化的第五个表现,贸易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阿里巴巴相关资料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经济全球化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与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南北差距拉大。
不能再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措施不能采取以邻为壑的自私做法,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
知识点二 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1. 一带一路
提出:2013年,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这一场也就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前进。
内涵:一带一路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动,贸易联畅,合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倡议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商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意义: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联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与共享发展的阳光大道,不以意识形态化解,不搞零和博弈。
2.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党的18大以来,中国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倡导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重要理念指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力量。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推动20国集团等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规定,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三.课堂讨论
2014 年5 月,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2016 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第一长隧道顺利通车;2017 年5 月,肯尼亚“世纪工程”蒙内铁路建成通车;2018 年8 月,马尔代大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藏至2022年年底,中欧班列已累计 开行超65万列。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源自“一带一路”倡议。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一带一路” 倡议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有什么作用,并与同学分享。
四.小结
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了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领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