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浓妆淡抹“需”相宜——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得当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详写和略写的含义,能够判断文章中哪些材料需要详写,哪些材料可以略写。
2.通过分析病文了解学生习作中详略不当的表现,理解并能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文的详略得当犹如绘制山水泼墨画,着墨的浓淡相宜方能展现画面的意境悠远;若着墨不当,浓妆艳抹或轻描淡写,此画只能是意境全无。
二、方法探究
1、什么该“详写”,什么需“略写”
通过前期的学情调查,我发现这也是咱们班同学写作的困惑之处。上一周王老师给雅洋的同学布置了一篇这样的作文训练,有一位同学的作文让王老师又喜又憾,同学们之前已经通过前置作业看到了,这篇文章老师给它下了诊断书,初步判定病症为:当季流行病:详略不当!具体表现:重点未突出,细节描写不够。于是我将这篇文章的提纲整理了出来,并且请大家对作者素材的详略安排以及你认为的详略安排进行了判定,从大家的反馈中看到,大家都有当医生的潜质,一下子就发现了这篇文章详略安排上的问题,并给出了恰当的调整。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一篇文章中什么内容该“详写”,什么需“略写”?
方法总结:与主题相关的“过程”和“感悟及收获”需要详写;略写的是“前因”。
请用简介语言概述病文内容,完成这篇作文提纲,思考并确定提纲中作者是怎么安排详略的,你又认为哪些情节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前置作业)
过渡语:那么大家现在知道了这篇文章的病因(“翻山”过程未详写),接下来就得给这篇文章开副良方了。
2、如何“略写”?如何“详写”?
①如何略写:
我们先来看如何略写,同学们都发现了作者在描写对长跑这座“山”的畏惧逃避时着笔颇多,足足花了441个字,占据了半壁江山,显然这一段可以更精炼简洁的,我们来看看咱们班同学给这段文字做的“瘦身大法”。
原文:又是一次站在起跑线前,我凝视着脚下的1000米跑道,跑道鲜亮的红色让我头晕目眩,心里传来一阵阵反感和抗拒。“要不,找个理由不跑吧。”这句话在我心中响起,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犹豫着:“老师,我——”“好了好了,都站在跑道上,准备了。”老师没有给我机会开口,看来不得不跑了。老师的哨声响起,大家迈开大腿向前奔去,我也满脸不情愿的跟在大家后面。为什么她们可以跑那么快?第一圈,我死命跟随,但还是追赶不上前面的“猎豹”,更阻止不了后面追赶上来的对手。等到了第二圈,我开始大喘气,手和脚像有电流随着我的血液穿来穿去,使我发麻又无力。我渐渐放慢了脚步,想走会儿时,小雅在旁边经过,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坚持住呀,还有一点点就到了!”我盯着她的眼睛,里面是我所没有的坚毅。我对她点了点头,吃力地摆动双手双腿,咬着牙,盯着小雅的背影朝终点奔去。在冲过终点线的那刻,我看到了在终点等我的小雅,看到她向我竖起的大拇指,我体会到不同于一开始在起跑线上的感受,似乎有一股别样的情愫在悄悄萌芽,我决心去翻过这座山。
学生改后范文:(分析改的好的原因,做了哪些调整,得出方法)
方法总结:不能充分表现主题的事件或情节采用概括式叙事,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注意“经过”无需展开描述。
②如何详写:
A、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在雪天捕鸟也别有一番乐趣,只需要利用短棒、竹筛和长绳,屏息凝神,动作灵敏便可捉得麻雀或是白颊的“张飞鸟”。这样的回忆真是令人难忘啊!
过渡语:既然有的文段我们进行了大瘦身,那么有的文段就需要同学们来添砖加瓦了,我们先来看两个文段,第一个文段是节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片段,第二个文段是王老师进行的挑战,觉得这个文段这样写也能交代清楚捕鸟的情形以及凸显出我的心情。请同学们对比这两段文字,哪一段让你对于捕鸟这件事印象更深?为什么?
预设:鲁迅先生原文更好,对捕鸟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更具体生动,所以我们发现略写是描写变为概括的记叙,详写就需要我们将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转化为描写了。
方法总结【一】:改变表达方式:改记叙、抒情、议论为细节描写。
我们回顾一下描写方法有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接下来请同学们至少使用一种描写方法,对划线句子进行修改升格,150-200字。
病文升格:
从那次之后,每当我上体育课时都会更加的认真的训练。我认识到只有直面困难,不逃避退缩,坚持下去,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才会收获想要的结果,每当我想放弃时,我都会想起这段奋斗的时光、小丁的鼓励和冲过终点的快乐。
通过平板展示学生修改内容(点评中说明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作用好处)
过渡语:如此改完之后内容是不是还略显单薄?能力的提升,水平的进步是一次练习就能达成的吗?很显然在我们的这篇病文中“山”未免也翻得太快了些,一节体育课就能速成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么还有什么方式能使我们的“翻山”更真实也更能体现出不易与坚持吗?
预设:写不同时候练习,分时间:上课时、放学后、假期时....
方法总结【二】:扩充时间线:将时间分块展现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或做法。
那么请同学们在刚刚修改过后的基础上再次升格,通过扩充时间线的方式让“翻山”的过程充实起来。
病文升格:
从那次之后,每当我上体育课时都会更加的认真听老师的动作要点讲解,跟着老师做训练,听从老师的安排。面的那条曾经因为害怕路途漫长,害怕途中的痛苦和无力无数次地想要逃避,想要退缩的跑道时,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都会想起小丁的鼓励和冲过终点的快乐。终于我发现体育课变得不再那么难熬,一点点的进步中它让我找到了乐趣,也找回了自信!在最近一次的测试中,我如愿以合格的成绩冲过了终点!我做到了!我翻过了那座山!
通过平板展示学生修改内容。
拓展:其实不仅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时间线,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回答)地点的改变、面对不同的事等等来使这个“过程”更充实具体。
总结:通过今天的三次手术,这篇病文已经脱胎换骨了,可以“详略得当”健康出院了!我们今天练习了略写与详写,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希望大家把这种“医术”也用到诊断自己的文章上去。
的确,好的文章需要详略得当才能凸显文章的主旨内涵,让立意更清晰,就如好的画作,只有浓淡相宜,才能既观得远山的朦胧绵延,又赏得近荷的娇艳动人,相得益彰。最后祝福同学们都能翻越过中考这座山,在山顶看更美的风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