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飞机做匀速运动:如果飞机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它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导入
  (2)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在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丁所示),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丙            丁
导入
  人从高空中跳伞后,为保证安全,着地的速度不应大于6 m/s。假如未来的你是一位伞兵,而且在实战中执行空降任务,请问你会何时开伞 请问开伞前后,你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
导入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思路一
  观察图像,思考问题:
  问题1:这个v-t图像有什么特点?
  问题2:这个图像反映了小车的速
度有什么特点?
  问题3:你能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吗?
加速度相同吗?
  归纳总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加速度a恒定不变;
  ②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3)匀变速直线运动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速度增加和速度减小。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如汽车起步、飞机起飞、石头自由
下落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速
度增加的例子。这些物体的速度都是在
不断增加的,有的是从零开始,有的则
不是。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如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石头
被竖直上抛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
中常见的速度减小的例子。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右图
所示。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4 s末的速度最大,7 s末的速度最小。
  (2)方向相同。
  (3)7 s末的加速度最大,4 s末的加速度最小。
  (4)方向不相同。
  v-t图像的理解: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图像上每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注意:不能从斜率的正、负说明质点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3)图像经过时间轴说明速度的方向改变。
  (4)图像出现折点说明加速度改变。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AC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AB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思路二
  观察图像,思考问题:
  1.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在以上两个v-t图像中,可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少?是否变化?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吗?
  3.尝试描述图丙所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取相等的时间间隔,观察速度的变化量会怎样;取不同的时间间隔,找出对应的速度变化量,计算的结果会如何?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归纳总结:
  1.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①运动轨迹是直线。
  ②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相等,即=常量,加速度恒定不变。
  3.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v同向,速度均匀增加。
  (2)匀减速直线运动:a和v反向,速度均匀减小。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4.图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a表示的是匀加
速直线运动,b表示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2)v-t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AC
环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AD
思路一
  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为a=1 m/s2,那么1 s末,物体的速
度是多少?2 s末呢?3 s末呢?
  加速度表示物体的速度每一秒都增加
1 m/s,所以1 s末的速度在0时刻的基础上
加1即可,而物体在0时刻的速度为2 m/s。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所以就会有:
  1 s末,物体的速度为v1=(2+1×1) m/s=3 m/s;
  2 s末,物体的速度为v2=(2+1×2) m/s=4 m/s;
  3 s末,物体的速度为v3=(2+1×3) m/s=5 m/s。
  观察可得,式子的第一项都相同,即初速度为2 m/s;第二项中,运动了多少秒就加多少个加速度,即为at。
  所以,t s末,物体的速度为v=2+1×t=v0+at。这个就是我们由图像推导得到的关系式。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运动开始的时刻取作0时刻,则由0时刻到t时刻的时间间隔即时间的变化量为Δt=t﹣0=t(末减初),初速度v0表示计时起点(t=0)的速度,末速度v(也可用vt表示)表示时刻t的速
度,速度的变化量为Δv=v﹣v0(末减初),把上述两式带入a=
得a===。由于a是一个定值,则可得v=v0+at。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公式v=v0+at的推论:
  如图所示,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
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
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
时物体的速度,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所以公式也可以这样说:末速度=初速度+增加的速度。
  由公式可以看出两个特殊的例子:
  ①当v0=0时,v=at,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当a=0时,v=v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公式v=v0+at的理解:
  ①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v、 v0 、a都是矢量,方向不一定相同。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选定了该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则凡与规定正方向相同的矢量在公式中取正值,凡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矢量在公式中取负值,因此,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取正值;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取负值。
  ③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同一单位制。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
  根据关系式v=v0+at,代入数据得v=10 m/s+0.6 m/s2×10 s=16 m/s。
  (2)汽车做减速运动,注意加速度为负值,且该问的初速度是上一问的末速度。
  根据关系式v=v0+at,代入数据得0=16 m/s+(﹣6 m/s2)×t,
  解得t=2.67 s。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
图像。它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
的时间间隔内,即Δt′=Δt时,速度
的变化量Δv ′和Δv总是相等的吗?
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吗?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v0=10 m/s。
  当a与v0同向时,a=2.5 m/s2,
  由v6=v0+at6得v6=25 m/s。
  当a与v0反向时,a=﹣2.5 m/s2,
  由v1=v0+at,得v1=7.5 m/s,
  由v6=v0+at6,得v6=﹣5 m/s。
  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思路二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如何表达速度的变化量Δv?
  2.怎么用公式法推导质点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指明公式v=v0+at中各个量的物理含义。
  4.尝试说出公式的适用范围。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推导
  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时刻的速度为v0,在t时刻的速度为v,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即a==,解得v=v0+at。
  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的理解
  (1)公式v=v0+at中各个量的物理含义:v0、v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且a为恒量,at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v=v0+at是矢量式,习惯上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取正值;若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取负值。计算结果v为正值,则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v为负值,则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3)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v=v0+at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曲线运动或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都不适用。
  (4)公式v=v0+at的特殊形式:当a=0时,v=v0,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v0=0时,v=at,表示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
图像,它的速度怎样变化?请你找出
相等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看它
们是不是总相等。物体所做的运动是
匀加速运动吗?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设初速度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为v0=6 m/s,加速度为a=﹣2 m/s2,末速度为v=±3 m/s。由v=v0+at,代入数据解得t1=1.5 s,t2=4.5 s。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以火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0=54 km/h=15 m/s,v1=43.2 km/h=12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a== m/s2=﹣0.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
  (2)火车从开始减速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 s=30 s,
  火车在15s末的速度大小为v1=v0+at1=[15+(﹣0.5)×15] m/s=7.5 m/s。
  (3)由(2)分析可知,火车从开始减速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30 s,所以火车在45 s末的速度为0。
环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BC
课堂练习
BC
课堂练习
B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