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 质量为 B. 所受的重力为
C. 立定跳远的成绩为 D. 跑完所用的时间为
2. 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某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动中跟声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 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真空传播到人耳的
C. 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D. 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3. 自然界中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 “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 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像会变大 D. 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5. “风雨兼程十余载,逐梦蓝天向未来”。承载着中国人“大飞机梦”的C919于2023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该机型的全部设计均由中国人自己的团队自主完成,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乘客乘坐飞机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 飞机停在机场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机翼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6. 请你设计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下列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时的部分场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天平使用前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B.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
C. 放入固体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
D. 多次测量后绘制图像如图丁所示,该固体的密度为
8.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中点的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是
C. 电路中的最大功率是 D. 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9. 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飞船在上升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的画面信息是通过______传回到地面指挥中心的。
10.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铜镜中的像是通过光的______形成的,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______。
1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螺线管右侧为______极,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螺线管的磁性变______。
12. 卓玛学习了大气压强之后,用密度为p的液体自制了气压计,气压计放在一楼时,细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她乘坐电梯到达顶楼时,细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如图(乙)所示。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变______;已知到达顶楼时瓶内气压为p,请你用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顶楼的大气压强______(结果还需用到符号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1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时,每隔记录一次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2)分析图(乙)可知,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3)为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4)通过实验发现水的沸点低于,可能原因是该地区的大气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
14.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可观察到小车在______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由此可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保持______运动状态;
(3)冰雪天气路面湿滑,阻力较小,结合该实验结论,开车时应______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写出一个合理答案即可)。
15.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将A、B、C、D四根导体接入电路,四根导体的材料规格如下表所示。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电流表示数/A
A 10 0.4 锰铜 1.4
B 0.5 0.4 锰铜 2.7
C 1.0 0.6 锰铜 2.0
D 1.0 0.4 镍铬合金 0.6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______;
(2)为比较A、B、C、D四根导体电阻的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
(3)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根导体进行实验;
(4)将A、C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可得出: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__;
(5)老师想改装一个滑动变阻器使其最大阻值变小,请你根据该实验结论,帮老师想出一种方法:______(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四、计算题:共12分。
16. 2021年6月25日,西藏自治区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翻开了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新篇章。旦增乘坐某次列车从拉萨去林芝旅游,列车经过平直的藏木特大桥时,如图(甲)所示,他用手表测量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上桥和离桥时的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列车功率约为5×106W,若列车过桥时速度保持25m/s不变。求:
(1)旦增过桥所用的时间;
(2)大桥的长度;
(3)列车过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
17.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把定值电阻换成标有“”小灯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间位置时,计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忽略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2023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 质量为 B. 所受的重力为
C. 立定跳远的成绩为 D. 跑完所用的时间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九年级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故A不符合题意;
B.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B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的成绩为2.1m,故C不符合题意;
D.跑完1000m所用的时间为3mi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某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动中跟声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 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真空传播到人耳的
C. 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D. 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3. 自然界中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露是液态的小水滴集合而成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雪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4.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 “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 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大 D. 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D.王亚平面前的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此时的“倒影”是通过凸透镜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D错误;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错误。
故选A。
5. “风雨兼程十余载,逐梦蓝天向未来”。承载着中国人“大飞机梦”的C919于2023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该机型的全部设计均由中国人自己的团队自主完成,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乘客乘坐飞机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 飞机停在机场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机翼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变化,飞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乘客乘坐飞机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飞机颠簸时,人由于惯性可能摔离座位而带来的危害,惯性与质量有关,乘客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飞机停在机场时,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上下不对称,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
故选C。
6. 请你设计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下列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没有电源,闭合开关,灯泡不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没有开关,灯泡一直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只有灯泡的简单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故C符合题意;
D.图中闭合开关电源短路,损坏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时的部分场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天平使用前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B.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
C. 放入固体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
D. 多次测量后绘制图像如图丁所示,该固体的密度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中天平使用前,指针偏右,说明右侧重,因此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固体的质量为
m=20g+5g+2g=27g
故B错误;
C.由图丙可知,固体放入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1=30mL=30cm3
固体放入水中浸没,量筒中的总体积为
V2=40mL=40cm3
则固体的体积为
V=V2-V1=40cm3-30cm3=10cm3
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m-V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则固体的密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8.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中点的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是
C. 电路中的最大功率是 D. 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中点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电阻的并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最大值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由电阻的并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值
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故B错误;
C.电路中最大功率是
P大=UI大=12V×1.8A=21.6W
故C正确;
D.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是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9. 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飞船在上升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的画面信息是通过______传回到地面指挥中心的。
【答案】 ①. 大 ②. 电磁波
【解析】
【详解】[1]飞船在上升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质量不变,所以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的画面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到地面指挥中心的。
10.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铜镜中的像是通过光的______形成的,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______。
【答案】 ①. 反射 ②. 大
【解析】
【详解】[1][2]铜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当人远离铜镜时,人与铜镜之间的距离变大,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铜镜之间的距离变大,则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变大。
1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螺线管右侧为______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螺线管的磁性变______。
【答案】 ①. S ②. 强
【解析】
【详解】[1][2]由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相同,则大拇指指向左端,所以左端是N极,右侧为S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在螺线管的匝数一定时,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
12. 卓玛学习了大气压强之后,用密度为p的液体自制了气压计,气压计放在一楼时,细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她乘坐电梯到达顶楼时,细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如图(乙)所示。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变______;已知到达顶楼时瓶内气压为p,请你用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顶楼的大气压强______(结果还需用到符号g)。
【答案】 ①. 小 ②. p-ρgh
【解析】
【详解】[1]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顶楼时,瓶内的气压不变,而外界气压减小,所以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变小。
[2]顶楼时瓶内气压为p,细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为h,则根据p等于细玻璃管内液体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0的和可得外界大气压强为
p0=p-ρgh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1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时,每隔记录一次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2)分析图(乙)可知,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3)为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4)通过实验发现水的沸点低于,可能原因是该地区的大气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
【答案】 ①. 95 ②. 不变 ③. 见解析 ④. 低于
【解析】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5℃。
(2)[2]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3]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4)[4]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的沸点低于,可能是该地区的大气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
14.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可观察到小车在______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由此可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保持______运动状态;
(3)冰雪天气路面湿滑,阻力较小,结合该实验结论,开车时应______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写出一个合理答案即可)。
【答案】 ①. 速度 ②. 木板 ③. 小 ④. 匀速直线 ⑤. 减速慢行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2][3][4]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是不同的,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长,在最粗糙的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可见小车在毛巾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在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最小,以上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5]雪天气路面湿滑,阻力较小,开车时应减速慢行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否则刹车时汽车运动的距离较大,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15.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将A、B、C、D四根导体接入电路,四根导体的材料规格如下表所示。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电流表示数/A
A 1.0 0.4 锰铜 1.4
B 0.5 0.4 锰铜 2.7
C 1.0 0.6 锰铜 2.0
D 1.0 0.4 镍铬合金 0.6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______;
(2)为比较A、B、C、D四根导体电阻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
(3)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根导体进行实验;
(4)将A、C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可得出: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__;
(5)老师想改装一个滑动变阻器使其最大阻值变小,请你根据该实验结论,帮老师想出一种方法:______(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答案】 ①. ②. 电流表示数大小 ③. A、B ④. 小 ⑤.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且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用导线将电流表的负接线柱和电源负极连接,作图如下:
(2)[2]电阻的大小是无法直接观察出来的,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电流表示数越大,导体的电阻小,电流表示数越小,导体的电阻大。
(3)[3]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电阻的长度,由表格数据可知,故应选用A、B两根导体进行实验。
(4)[4]由A、C两根导线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将A、C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是探究的是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由表中数据可知,导体C比A的横截面积大,接C导体时比接A导体时电流大,说明导体C比A电阻小,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5)[5]由(4)可知,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要改装一个滑动变阻器使其最大阻值变小,可以增大绕制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四、计算题:共12分。
16. 2021年6月25日,西藏自治区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翻开了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新篇章。旦增乘坐某次列车从拉萨去林芝旅游,列车经过平直的藏木特大桥时,如图(甲)所示,他用手表测量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上桥和离桥时的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列车功率约为5×106W,若列车过桥时速度保持25m/s不变。求:
(1)旦增过桥所用的时间;
(2)大桥的长度;
(3)列车过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
【答案】(1)21s;(2)525m;(3)2×105N
【解析】
【详解】解:(1)由乙图可知,旦增过桥时所用的时间为
t=9∶35∶41-9∶35∶20=21s
(2)列车过桥时速度为25m/s,大桥的长度为
s=vt=25m/s×21s=525m
(3)由
可得,列车的牵引力为
列车过桥时速度保持25m/s不变,说明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阻力等于牵引力,即阻力为
f=F=2×105N
答:(1)旦增过桥所用的时间为21s;
(2)大桥的长度为525m
(3)列车过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为2×105N。
17.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把定值电阻换成标有“”的小灯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间位置时,计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忽略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答案】(1)3.0V;(2)20Ω;(3)0.225W
【解析】
【详解】解:(1)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只有R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由图乙可知,电源电压U=3.0V。
(2)当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变阻器连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I最小=0.075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UR小=1.5V,则变阻器两端电压
U滑=U-UR小=3.0V-1.5V=1.5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小灯泡的电阻
当变阻器的滑片在中间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PL=I2RL=(0.15A)2×10Ω=0.225W
答:(1)电源电压是3.0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
(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225W。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