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二、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前)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22年10月,_________ “进军罗马”夺取政权。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工业下降,失业剧增,银行倒闭,外贸锐减,社会矛盾激化。 (2)建立:1933年,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自称“国家元首”3.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 (1)形成时间:(2)名称: (3)后果:1937年 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希特勒墨索里尼4.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1.制造“国会纵火案”,诬陷打击共产党; 2、解散工会,取缔一切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 5、迫害屠杀犹太人 6、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5.慕尼黑会议(1)会议概况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2)绥靖政策英法弱小国家法西斯法西斯社会主义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不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矛盾 讨论其他原因: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另外,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不能有效地阻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2.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德国突袭波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日本突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标志着德意日轴心军事同盟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思考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战略指军事上指挥全局的计划和战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手段和方法,是战略一部分,服从于战略。同意。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 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1)增强反法西斯力量。 是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2)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3.二战中召开的四次会议拓展: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 大国强权政治色彩。(1)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中国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思考:①这些条件损害了哪个国家的利益?②这些条件对哪个国家有利?③美、苏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说明: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苏联简要比较两次世界大战80多个15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亿简要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程度也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员伤亡经济损失3000多万9000多万(其中死亡5500多万)3000多亿美元4万亿美元简要比较两次世界大战4. 战争性质及胜利原因(1)性质前期: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后期: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胜利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同盟,世界人民团结起来。②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③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5.影响①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②二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③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二战”胜利的启迪①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③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④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摘自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 1)材料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是指哪个国家? (2)张伯伦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3)张伯伦对“小国”的态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吞并,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英国卷入战火之中。主导思想是“绥靖”政策强大邻邦指的是德国;“小国”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练一练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摘自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请回答:(4)材料二中的丘吉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这一演说的? (5)丘吉尔是怎样概括对德战争目的的? (6)说说德军直接入侵英国的企图为什么未能得逞。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英国首相丘吉尔坚定地执行抵抗政策;英国军民英勇应战。德国大举西侵,北欧沦陷,英国岌岌可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波茨坦公告》共有十三条,下列是《波茨坦公告》的第(一)、第(二)条,阅读后回答问题。(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1)由第(一)条的内容可以看出,该公告发布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波茨坦公告》共有十三条,下列是《波茨坦公告》的第(一)、第(二)条,阅读后回答问题。(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2)根据第(二)条内容的表述,请写出相关史实佐证“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史实1:苏联红军宣布对日作战和中国对日本的猛烈反攻,构成强大的国际压力;史实2:美国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波茨坦公告》共有十三条,下列是《波茨坦公告》的第(一)、第(二)条,阅读后回答问题。(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3)根据第(二)条的内容,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重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了同盟 (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因素②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军民不怕牺牲,英勇作战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 持和援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