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_第01课时_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_第01课时_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_第01课时_ 单式折线统计图 (学习任务单)
第七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 小学数学 五下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学习任务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习难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前任务单】
1.中国1994-2022年冬奥会奖牌数量统计表
年份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2014 2018 2022
奖牌数量 3 8 8 11 11 9 9 15
提问: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优势?
2.自学教材104-105页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任务单独立思考完成知识链接、新知探究部分的学习,完成学以致用部分习题检测学习成果。
3.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收集整理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笔记:
【课中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下面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
(1)课件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提问: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动手操作。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3)引入新课。用手一起来比画一下全国人口总数的变化情况。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任务二: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1.观察、比较、思考。(课件出示教材104页折线统计图)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两种统计图,并思考:
(1)折线统计图包括哪几项?找到表示每个年份在网格中的全国总人口数的点,标出这个点。
(2)顺次连接标出的点,制成折线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异同。
(3)说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趁热打铁1】
2.下面的信息资料中,( )更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股票的涨跌情况 C.笑笑期末测试的各科成绩
3.如今中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正愈演愈烈,“缺觉”已是全国中学生们的老大难问题,教育部规定,初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为9小时,鹏鹏记录了他一周的睡眠时间,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鹏鹏这一周的睡眠够9小时的有( )。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4.下图是鸿达电器商场上半年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格表示( )台空调。

A.2 B.3 C.5 D.10
【趁热打铁2】
5.下面是一位病人某天从时到时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2)从8时到20时,病人体温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某地区沙尘天气平均发生次数调查统计如下:
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00年代
年平均发生次数/次 5 8 14 23
(1)请你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从统计图可以看出,( )年代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最多,该地区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的趋势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见详解
【分析】(1)折线统计图由标题、横轴、纵轴、数据点、连接的线段组成;取条形统计图每个顶部的中点为每个年份的全国总人口数;
(2)顺次连接这些点后得到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能清楚表达出数据大小,还能表示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条形统计图特点是能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大小。据此可得出答案;
(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能清楚表达出数据大小,还能表示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详解】(1)折线统计图包括标题、横轴、纵轴、数据点、连接的线段。
(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数据地大小,都有横轴、纵轴、标题、数据等组成;不同点是:折线统计图还能表示出数据地变化情况及规律,而条形统计图不能表示出来。
(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能清楚表达出数据大小,还能表示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地特点及比较,解题地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种统计图地特点,进而比较得出答案。
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用条形统计图合适。
B. 股票的涨跌情况用折线统计图合适。
C. 笑笑期末测试的各科成绩用条形统计图合适。
故选择:B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B
【解析】将大于等于9的天数数一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0>9,9=9,星期五和星期六两天够9小时,其它都不够,所以鹏鹏这一周的睡眠够9小时的有2天。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分析,观察统计图数一数即可。
4.C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空调的数量,每一格表示的是5台空调,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折线统计图总一格表示5台空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识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特点,进而得出答案。
5.(1)1.3摄氏度;
(2)1摄氏度;
(3)见详解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最高点是38.8摄氏度,最低点是37.5摄氏度,运用小数减法得出答案;
(2)根据折线统计图,8时的体温是37.8摄氏度,20时的体温是38.8摄氏度,运用小数减法相减得出答案;
(3)病人12时到16时体温上升多少摄氏度?用20时的体温减去12时的体温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分别是38.8摄氏度、37.5摄氏度,则相差:
38.8 37.5=1.3(摄氏度)
答: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1.3摄氏度。
(2)8时的体温是37.8摄氏度,20时的体温是38.8摄氏度,则:
38.8 37.8=1(摄氏度)
答:从8时到20时,病人体温上升了1摄氏度。
(3)病人12时到16时体温上升多少摄氏度?(问题不唯一)
38.8-38.1=0.7(摄氏度)
答:病人从12时到16时体温上升0.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识图和小数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特征及应用,进而得出答案。
6.(1)如图:
(2)00,上升
【分析】(1)根据表格的数据进行描点连线即可完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00年代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最多,该地区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的趋势是上升。
【详解】(1)画出统计图如图:
(2)从统计图可以看出,00年代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最多,该地区沙尘天气年平均发生次数的趋势是上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综合分析与应用,关键是要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