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学习任务单)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 小学数学 五上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第2课时)
学习任务 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一般写法,理解a2的含义。 经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的过程,并能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一般写法,理解a2的含义。 【学习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并能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
【课前任务单】





【课中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一般写法。
学习任务二:用字母表示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理解a2的含义。并能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
【趁热打铁1】
1.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b=( )+3 x×( )=2.6×( )
25×a+b×( )=(( )+( ))×25
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cm,它的周长是( )cm。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cm,它的周长是( )cm,它的面积为( )cm2。当a=4时,周长为( )cm,面积为( )cm2。
4.哈雷彗星每76年才出现一次,公元r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是公元( )年。
5.当x=6时,x2=( ),3x=( ),x+4=( ),x+x=( )。
6.车上原有a人,下去6人,车上现有( )人。当a=42时,车上现有( )人;当a=( ) 时,车上现有33人。
【趁热打铁2】
7.解答题。
工作效率/(个/分) 工作时间/分 工作总量/个
b 7 ( )
( ) n 240
a t ( )
根据上表填一填:刘师傅每分钟检验30个灯泡,他2小时检验( )个灯泡。
8.(1)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
S=( ) t=( ) v=( )
(2)如果v=75米/分钟,20分钟走多少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3 b 2.6 x 25 a b
【分析】(1)由加法交换律可知,a+b=b+a;
(2)由乘法交换律可知,a×b=b×a;
(3)由乘法分配律可知,a×b+a×c=a×(b+c)。
【详解】(1)3+b=b+3;
(2)x×2.6=2.6×x;
(3)25×a+b×25=(a+b)×2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熟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3a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周长:a+a+a=3a(厘米)。
【点睛】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 4a a2 16 16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题中字母或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周长:a×4=4a(cm)
面积:a×a=a2(cm2)
当a=4时,4a=4×4=16(cm)
当a=4时,a2=42=16(cm2)
【点睛】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和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求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r+76
【分析】哈雷彗星再一次出现的时间=哈雷彗星上一次出现的时间+经过的年数,把题中数据代入数量关系即可。
【详解】分析可知,哈雷彗星每76年才出现一次,公元r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是公元(r+76)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 36 18 10 12
【分析】当字母的数值确定时,把它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当x=6时,x2=x×x=6×6,3x=3×x=3×6,x+4=6+4,x+x=6+6,分别代入计算它们的值即可。
【详解】当x=6时,
x2=6×6=36;
3x=3×6=18;
x+4=6+4=10;
x+x=6+6=12。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含有字母算式的求值的方法。
6. a-6 36 39
【分析】用车上原来的人数减去下去的人数,等于车上现在有的人数。用字母表示出车上现在有的人数即可。当a=42时,代入到含有字母的算式中,求出车上现有多少人。当车上现有33人时,通过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即可求出a的值。
【详解】车上现有:(a-6)人;
当a=42时,a-6=42-6=36(人)
车上现有33人,a-6=33
利用被减数=差+减数,可得a=33+6=39。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含有字母的算式的求值。
7. 7b 240÷n at 3600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
若工作效率是b个,工作时间为7分,则工作总量就是b×7=7b(个);
若工作时间为n分钟,工作总量为240个,则工作效率就是240÷n(个);
若工作效率为a个,工作时间为t分钟,则工作总量就是a×t=at(个);
先把2小时化为以分作单位的数,是120分,再乘工作效率30个,就是2小时检验的灯泡的数量。
【详解】由分析得:
b×7=7b(个)
工效是:240÷n(个)
a×t=at(个)
2小时=120分
120×30=3600(个)
【点睛】考查了工作总量、工效、工时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们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用字母表示数具有一般性,能够代表普遍的规律。
8.(1)S=vt;t=S÷v;v=S÷t;
(2)1500米
【分析】由“路程=速度×时间”可知,“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把字母代入数量关系即可,最后求出20分钟行驶的路程。
【详解】(1)分析可知,S=vt,t=S÷v,v=S÷t。
(2)当v=75米/分钟,t=20时,S=vt=75×20=1500(米)
答:20分钟走1500米。
【点睛】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