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6.1 电压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6.1 电压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电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压的意义、符号、单位;
2.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并会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能认识电压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学习重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学习难点】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学习方法】对比学习法 类比法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阶段:
1.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为 。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a.
b.
c.
d.
3.电流表的读数步骤:a.
b.
c.
二、自主学习阶段:要求:通过阅读课本4—7面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了解电压。阅读课本“电压”部分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  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由 提供的。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   ,符号   。1kV= V= mV。
2.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     ,安全电压值为   。
知识点二:学习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表叫   ,实验室里常用电流表有  个接线柱 个量程。 大量程为   ,分度值为  ;小量程为   ,分度值为  。
4.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
②电流应从 接线柱流进,从 接线柱流出;否则,电压表指针会 ,容易损坏电流表。
③被测量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 。
5.电压表的度数:如图的电压示数为 V。
三、合作探究阶段:
探究一、电压的理解
活动1.实验:用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做电源,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讨论:
活动2.类比水压学电压
抽水机:
电源:
结论:1.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 。
2.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 。
活动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 2.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V;
3.手机电池的电压是 V; 4.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
5.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V。
探究二、电压的测量
活动1.认识电压表:从下面几方面认真观察电压表
1.零刻度线在哪里?
2.有几个接线柱 哪个是正 哪个是负?如何分别?
3.刻度盘上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多少个小格?
活动2.实验操作。利用手中的器材,按照下方电路图连接电路,体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活动3.现有两节干电池,2个小灯泡 L1、 L2 ,一个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请设计电路图使L1 、L2串联,并使电压表测量L2的电压。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并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操作。
活动4.现有两节干电池,2个小灯泡 L1、 L2 ,一个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请设计电路图使L1 、L2并联,并切使电压表测量L2的电压。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并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操作。
探究三、电压表的读数(读数三部曲):



四、展示质疑阶段:
五、检查反馈阶段:
1.下列关于电压与电流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有电流,该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B.电路两端有电压,该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D.以上说法均错误
2.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C.手机电池电压是3.7 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
3.关于电表的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B.电流表、电压表都绝对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进行测量
C.都应让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D.电流表不能超过量程使用,但电压表可以超过量程使用
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  )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
5.在下面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的是(  )
6.小华在用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和0~15V)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数据为12.5 V,他出现的错误是 ,实际电压为 V。
7.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 (填“正”或“负”)极。
8.录音机工作时,电源电压需要9V电压,用干电池做电源,应把 节干电池 联使用。
9.在图中虚线框内填入电池和电压表的符号,使电路成为串联电路。
B.查一查(要求:每组最先完成的同学交给老师检查,然后该同学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C.思一思:
1.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D.比一比,评一评:(分“优”“良”“一般”评价导学完成的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检查评价完全组最后交给教师检查并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