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比热容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比热容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2.科学思维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率的含义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三、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
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四、新课讲授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1、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2、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想一想:
1、平常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哪个多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哪个多
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
分析归纳出: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提出问题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猜 想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利用水、煤油两种物质进行比较
教师强调:
1、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
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
2、保证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
3、强调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选取所需的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利用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分析归纳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
接着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方案一数据可比较容易分析出水吸热能力强,教师可针对方案二里的数据进行引导: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
得出结论
如何体现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性质呢
引导学生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介绍比热容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比热容表:
(1)任选一种物质,让学生在表中查出它的比热容,并说明表中数据所表明的物理意义;
(2)看看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3)解释: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