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温度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读摄氏温度时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以引导。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使用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验习惯。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牢牢的掌握了这一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新课引入
课前多媒体展示四季更替的美景,配合着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从感官上带领学生进入有温度的世界,创设温暖的课堂文化。
二、新课展开
(一) 温度
1、温度的含义多媒体以夏天凉水和冰糕哪个更冷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热和冷直观感受的共鸣,借助学生对情境的描述和体会来进一步引导其思考热和冷如何准确描述。师生总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板书)
2、温度的单位引导学生回忆实际生活中对温度的表达方式,得到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C。(板书)引导学生学会对温度值的正确读法进行加强,针对错误读法作出区分。
3、常见的温度值鼓励学生回忆社会生活中的常见温度值。从沸水和人体温度出发,不断发掘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板书)理解了温度是用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冷热程度,那么如何来判断温度大小呢?我们该怎么办?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如何判断物体冷热的?并举例。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身体感受表示疑惑,为了验证学生的判断是否正确,进入实验环节。 实验准备:三杯水,分别为热水、温水和冷水  
想一想,议一议:
①如何判断三杯水温度的高低?
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2、温度计的结构让学生观察所持有的温度计,并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教师设计问题来引导其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1)温度计由哪几部分构成?
(2)为什么温度计做得又细又长,有什么优势?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温度计的形状设计是为了便于观察和读数。之后师生总结。(板书)
3、温度计的原理
设问:为什么温度计可以测量出温度呢?它的内在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理由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结构,猜测内在原理的可能原因。接着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