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图像在物理探究中的作用。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时的特点和区别,对曲线图的理解三、教学分析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起点,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物理知识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整理过程中,通过举例、设问、讲解、点拨等多种方法,适时引导,教师以引导者,共同学习参与者的身份来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科学家探究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引入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请学生回答“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奖励给回答问题的同学一个冰棍,出示冰棍后发现“要吃的冰棍变成了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经过学生思考回答,展示图片不同物质熔化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确认,引出新课。设计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领悟关于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色。二、新课(一)物态变化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教师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的转变。多媒体演示:⑴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正在消融的冰凌。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的情况板书: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熔化或凝固的现象呢 出示一装有碎冰的烧杯教师提问:我能否随意的将冰变成水,然后再将水变成冰呢 教师总结:熔化和凝固度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面我们就来对熔化过程进行探究,在这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⑴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 ⑵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冰和松香的熔化有什么规律 (1)要求学生观察桌面上的各种器材问题:研究冰和松香的熔化过程,我们应如何利用这些器材来研究 如何组装 并组装完成 (2)提出实验要求设计意图:这样的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由过去的“观察者”变为“探究者”,由“验证者”逐渐转变为“实验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让他们体会到了未知世界探究的乐趣。同时突出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