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_第4课时_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_第4课时_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_第4课时_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任务单)
第三单元 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任务单
【课前任务单】
1.你能说出图片下面隐藏的数和字母吗?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
(+)
2. 我们是怎样研究加法运算定律的?
【课中任务单】
任务一:探究乘法交换律
1.找一找:寻找主题图题的数学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
3.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算一算:独立列式计算解决例5的问题
5.议一议:你发现的规律?
6.猜一猜:乘法运算中是否都存在这样的规律?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吗?
7.归纳概括:观察大家交流的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趁热打铁1】
1.算一算,比一比。
(1)15×16= 16×15=
15×16○16×15
(2)25×6= 6×25=
25×6○6×25
我发现: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乘法( ),用字母表示为( )。
任务二:探究乘法结合律
1.找一找:解决例6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算一算:独立列式计算解决例6的问题
3.比一比:请你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5.验一验:你能不能举例验证?
6.想一想:怎样概括的发现的规律?
【趁热打铁2】
2.算一算,比一比。
(1)(60×25)×8= 60×(25×8)=
(60×25)×8○60×(25×8)
(2)(7×4)×20= 7×(4×20)=
(7×4)×20○7×(4×20)
我发现: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 )个数,或者先乘后( )个数,( )不变,这叫乘法( ),用字母表示为( )。
任务三:扩展延伸
3.(1)判一判:
①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吗?
3×4×5=4×3×5
②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了吗?
125×8×50×40=(125×8)×(50×40)
(2)说一说: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律?
8×40×125×25=(8×125)×(40×25)
(3)想一想:在刚才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趁热打铁3】
4.8×60×125×5


25×16
= ×4×4

我发现:计算乘法时,要看清楚算式的特点和数据的特点,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 )、整千就先相乘,这样可以使计算(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240;240;=;
(2)150;150150;=;
因数;积;交换律;a×b=b×a
【分析】根据整数的乘法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积,然后再比较。
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1)15×16=240;16×15=240;
15×16=16×15
(2)25×6=150;6×25=150;
25×6=6×25
我发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12000;12000;=
(2)560;560;=
两;两;积;结合律;a×b×c=a×(b×c)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0×25)×8
=1500×8
=12000
60×(25×8)
=60×200
=12000
(60×25)×8=60×(25×8)
(2)(7×4)×20
=28×20
=560
7×(4×20)
=7×80
=560
(7×4)×20=7×(4×20)
我发现: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结合律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3.(1)①应用了乘法交换律;②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见详解
【分析】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①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吗?
3×4×5=4×3×5中,4和3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②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了吗?
125×8×50×40=(125×8)×(50×40),按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现在同时计算125×8和50×40,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说一说: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律?
8×40×125×25=(8×125)×(40×25),先交换40和125的位置,再同时计算8×125和40×25,这个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计算乘法时,要看清楚算式的特点和数据的特点,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就先相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 (8×125)×(60×5) 1000×300 25 100×4 整十 整百 简便
【分析】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60×125×5
=(8×125)×(60×5)
=1000×300
=300000
25×16
=25×4×4
=100×4
=400
我发现:计算乘法时,要看清楚算式的特点和数据的特点,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就先相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