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PANDA遵守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学习目标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大熊猫参观第一部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参观过程中,你会怎样表达对熊猫的喜爱?成都以上两人为什么遭到“终身禁入”的惩罚?入园参观要求园区内的动物饮食有着严格的标准,为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禁止投喂自带食物。禁止向动物投掷物品,抛物容易让他们受到惊吓,严重时会对他们造成伤害。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P27)正方处理正确,应遵守规定。反方处理过重,投喂是好心。选择立场,说明理由。以下相关处罚说明了什么道理?如果不处罚,会有什么影响?5月初,一名游客因违规投喂熊猫,被通报: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同月,因擅自投喂熊猫、抛掷杂物等,3人1年内禁入园区,1名未成年人被严重警告。7月初,一游客用自拍杆逗弄幼年大熊猫别墅内一大熊猫。鉴于这种不文明参观和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官方发布通报: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熊猫基地通过官方公众号通报的被限期禁入及终身禁入的游客有14人,其中6人再无机会入园,2人五年内禁入。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P28)大熊猫参观第二部分自觉遵守规则你会怎么做?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和监控,你会投喂大熊猫吗?大家都在投喂大熊猫,场面混乱,你会跟随吗?如果你的好朋友投喂大熊猫并没有被工作人员制止,你也会投喂大熊猫吗?如果你发现监控正在运行,工作人员也在监督,你会投喂吗?如果你已经被制止了,你还会继续投喂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P28)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29)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第三部分大熊猫参观我在行动HIGHLIGHTS参观途中,面对不文明参观行为,你会怎样做?3.如何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如何提醒他人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有“礼”有“理”有“节”旅游黑名单的历史旅游黑名单的历史随着国人出游次数的增多,见识的增长,游客文明素养得到普遍提升,但是部分游客不文明现象却屡禁不止。比如,一些游客在公众场合不遵礼仪、不讲卫生、大声喧哗、乱涂乱画、过度维权等不文明行为还时有发生;在埃及神庙刻画、在境内外机场过度维权、在亚洲航空飞机上泼面以及当时陆续发生的强开飞机机舱安全门事件,在境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使中国游客在国际社会上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旅游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出台此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023年7月25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该《条例》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围绕文旅融合、新业态、促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针对性调整,旨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增强四川旅游吸引力和巴蜀文化影响力,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政策链接修订《条例》有什么积极意义?社会规则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4.为什么改进规则(P31)5.如何改进规则(P31)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关链接社会规则新出台法律相关链接社会规则新修订法律相关链接社会规则废止法律法规课堂小结第四部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改进规则的原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维护和改进规则我们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随堂小练第五部分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下列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D.自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C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社会形成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为了( ) ①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类活动自由②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③保证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序④保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BA3.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儿子”,你会规劝妈妈( )①小心点儿,多看看车慢点走 ②敬畏规则,将它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社会需要规则,人人都要遵守 ④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从自身做起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4.“排队,排才对!”各大城市把每月的11日确立为“排队推动日”。它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培养公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习惯②能够增强所有公民的规则意识③有利于打造一个平等友爱的社会环境④有利于文明礼让,共塑文明新风尚A.①② B.①④ C.①② D.③④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一、教材解析 本框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破坏规则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以及力所能及地维护规则。学好本框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公共生活,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合格公民。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公共生活准则,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随意破坏环境等。但是部分学生在没有他人监督或者大多数人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容易迷失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做出一些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遵守好规则就足够了,他人是否遵守规则和自己无关,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真实的案例,触发学生内在的感官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发自肺腑地敬畏规则,尽己所能地维护规则,同时关注社会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规则的改进建言献策。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树立维护规则的意识,理性参与公共生活,为原有规则的完善和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提高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自觉性;锻炼参与公共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积极改进规则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学生:提到成都,看到成都的logo会想到什么元素?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 播放大熊猫视频,创设情境,提问学生:看到大熊猫有何感想?如何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 引出本课主题,说明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课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环节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教学内容: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预设过程(10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出示新闻,播放视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有两名游客遭到终身禁入的惩罚,提问学生原因。 出示文明参观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两名游客均损害了公共利益。 辩论赛——引导学生思考正反方的立场及相关理由,开展课堂活动,塑造学生的是非观。 出示今年以来熊猫基地的多起处罚通报,并提问:以下相关处罚说明了什么道理?如果不处罚,会有什么影响? 通过学生回答,结合教师相关讲解,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观看视频,了解新闻内容,独立思考问题,主动积极回答个人想法。 了解文明参观要求,理解违反规则,损害他人利益,则越过了自由的界限。 参与辩论赛,对两类观点作出深度分析与说明,澄清个人对规则的认识。 阅读通报,思考问题,理解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 通过教师讲解与自身思考,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环节二: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内容: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预设过程(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你会怎么做——设置相关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和监控,你会投喂大熊猫吗? 大家都在投喂大熊猫,场面混乱,你会跟随吗? 如果你的好朋友投喂大熊猫并没有被工作人员制止,你也会投喂大熊猫吗? 如果你发现监控正在运行,工作人员也在监督,你会投喂吗? 如果你已经被制止了,你还会继续投喂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理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利用孔子的名言强调自律的重要性。 教师言语引导,总结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明确个人行为底线,独立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感受自律与他律的不同。 阅读孔子名言,升华对自律的认识。 通过此活动,明确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环节三:维护与改进规则教学内容:3.如何维护规则,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预设过程(1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我在行动——出示熊猫基地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问学生:参观途中,面对不文明参观行为,你会怎样做?以此活动帮助学生明确我们该如何维护规则,并提示如何提醒他人遵守规则的方法。 2.旅游黑名单的历史——展示国务院关于《国家旅游局关于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并说明出台此政策的背景,提问学生出台此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思考其背后原因及带来的影响,理解规则的与时俱进。 3.出示2023年《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的内容,播放视频,提问学生:修订《条例》有什么积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改进规则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改进规则。 4.展示近期新制定、新修订、废止的法律法规,再次深化学生对改进规则的认识。 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说明自己面对相应情况的具体做法及原因,理解如何维护规则。 2.阅读旅游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思考出台此项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理解规则需要改进,更需要与时俱进。 3.了解《条例》修订的目的、内容,思考此次修订将会带来的积极意义,明确改进规则的重要原因及做法。 4.紧跟时事,了解国家法律、规则的变化,深入认识改进规则的重要性。板书设计八、作业设计 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下列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D.自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社会形成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为了( B ) ①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类活动自由②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③保证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序④保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儿子”,你会规劝妈妈( A )①小心点儿,多看看车慢点走 ②敬畏规则,将它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社会需要规则,人人都要遵守 ④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从自身做起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排队,排才对!”各大城市把每月的11日确立为“排队推动日”。它的意义是( D ) ①有利于培养公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习惯②能够增强所有公民的规则意识③有利于打造一个平等友爱的社会环境④有利于文明礼让,共塑文明新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①② D.③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3.2遵守规则.pptx 八上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docx 四川省旅游条例.mp4 新闻.mp4 熊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