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②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趟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③。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牲④ 卑身而伏,以候敖⑤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⑥,死于罔罟⑦。今夫麓牛⑧,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注】①爝火:火把、火炬。②鹪鹩:一种小鸟。③樗:即臭椿,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④狸:野猫。狴:黄鼠狼。⑤敖:通“遨”,遨游。⑥机辟:弩机陷阱,捕猎走兽的工具。⑦罔:通网”,罗网。罟:网的总称。⑧麓牛:即牦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B.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C.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D.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B.“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与“其曲中规”(《劝学》)两句中的“中”字含义相同。D.“匠者不顾”与“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以火把的光亮不如日月来表明自己不如许由,希望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对此加以拒绝,表明自己不愿意做鹪鹩和鼹鼠那样的人。B.宋人善于制作防手冻的药,却只用于漂洗丝絮;客买药方来取悦吴王,利用它得到封赏。可见事物有没有用,人的见识和使用方法很重要。C.同是大葫芦,惠子认为它无用,就把它砸了,而庄子认为惠子应把它作为在江湖上浮游的工具,并批评惠子见识不通达。D.惠子认为庄子说的话就像臭椿树一样,是无用的,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庄子举例说明,认为有用的也有缺陷,看似无用的有时能避困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②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删改)文本二: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牛,古代祭祀用的杂色牛。《礼记·曲礼下》曰:“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B.大庙,即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礼记·礼器》曰:“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C.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组织者和支持者,也是庄子的好友。D.罔罟,指渔猎的网具。《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为文恣肆,善于驳难。他擅长写文章,并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博学之士,也难免会受到他的指斥。B.庄子淡泊名利,不愿为官。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能,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为官。C.在庄子看来,惠子拙于用大。在惠子眼中无所用处的大葫芦,庄子认为可制成腰舟缚系于腰间作济渡之用。D.庄子追求绝对自由。他否定大鹏有所凭借,否定大樗无所可用等,都体现了其对逍遥境界的追求。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9.在文本二中,庄子借与惠子讨论大瓠之种与樗树是否有用,想说明什么道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五石之瓠(《庄子 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乙)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0.可填入括号处的虚词是( )A.者 B.也 C.之 D.乎11.下列对(甲)(乙)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之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B.甲文中惠子的“大瓠”之说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C.乙文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D.在提出“八条目”时,作者运用了归纳逻辑,强调从天子到庶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12.《逍遥游》中以“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对儒家提出了批评,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庄子批评儒家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培育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14.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B.世世以洴澼絖为事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以说吴王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B.惠子举了大瓠的例子,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的。C.惠子和庄子的辩论,实际上是事物价值的辩论,庄子的语言雄辩、精辟,从而使惠子也认为大瓠是物有所用的。D.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被世俗经验束缚,以用小的方式来思考用大,因而产生困扰,无法逍遥。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二)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节选自《庄子·逍遥游》)(三)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节选自《庄子·逍遥游》)1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B.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C.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D.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子”在文中是指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在的“您”。C.晦指阴历每月第一日,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苏轼在《再游径山》中“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常圆无晦朔”中也曾提及“晦朔”。D.石,是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19.下面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写《渔父》《盗跖》《胠箧》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进而来表明老子的学说主张,这些篇章所言之辞,都是空话没有实事依据。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C.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设喻,阐明了“小大之辩”的观点,在文段中能体会到庄子“尚大”的精神追求。D.惠子从魏王那里得到了大葫芦的种子,种成后认为大葫芦实在太大而没有实在的用处,决定把它击破,这举动背后蕴含了惠子对庄子思想“大而无用”的批驳。2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二、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儿童来说,中国经典哲学古籍中那些艰深的哲学内涵和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无疑是 的高山峻岭。如果换一种形式呢?儿童文学作家萧袤,就敏锐地抓住《庄子》这部典籍的独特论述方式——大量运用寓言,由此入手,将之与儿童熟悉并且喜爱的童话形式进行嫁接,从而使这部深邃厚重的哲学典籍变得轻盈可亲起来。萧袤 ,在《庄子》与童话之间发掘了一条奇妙的“虫洞”(时光隧道), 这条“虫洞”的小惠和小伙伴们走进了《庄子》中形形色色的哲理故事,与庄子笔下那些神奇人物共同演绎新的童话,从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庄子》的微言大义。譬如,小惠跟随庄周老爷爷忽而变成蝴蝶,忽而变成小鱼,在快乐自在的逍遥游中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和谐、回归自然的愉悦。古老的寓言变成了直观生动的代入式历险,庄子形象生动的哲学思想从这样深奥奇妙的故事情节中也变得明晰易懂,孩子们神游于奇幻的童话意境中, 中体会到庄子寓言的深意。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难以企及 独树一帜 穿越 不知不觉B.难以逾越 匠心独运 穿越 不知不觉C.难以企及 独树一帜 穿过 不由自主D.难以逾越 匠心独运 穿过 不由自主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老的寓言变成了直观生动的代入式历险记,庄子深奥奇妙的哲学思想在这样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也变得明晰易懂B.古老的寓言变成了直观生动的代入式历险,庄子深奥奇妙的哲学思想从这样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也变得明晰易懂C.古老的寓言变成了直观生动的代入式历险,庄子形象生动的哲学思想在这样深奥奇妙的故事情节中也变得明晰易懂D.古老的寓言变成了直观生动的代入式历险记,庄子生动形象的哲学思想从这样深奥奇妙的故事情节中也变得明晰易懂23.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三、选择类2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或不免于洴澼C.魏王贻我大瓠之种D.君子生非异也四、小阅读-课内25.《五石之瓠》中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惠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很显然现实中没有这种葫芦,那么惠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五、非选择类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翻译题。五石之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参考答案:1.C 2.D 3.A 4.①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②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无法提举。5.A 6.A 7.D 8.(1)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里自由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束缚,我终身不做官,来使自己的心志愉悦。(2)它的主干臃肿,不符合用来取直的绳墨,它的细枝弯弯曲曲,也不符合圆规和方矩,生长在道路旁,木工都不看它。 9.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只能明白小的用处,并且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10.A 11.D 12.在庄子看来,儒家推崇的道德楷模、行为模范是显学,弊端在于执著现世,太讲究“有用之用”,缺少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庄子则超功利,超道德,直追天地境界。如惠子的言语也充满了功利色彩,在他眼里“五石之瓠”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需要借助对外物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这与儒家齐家治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价值观相似。道家认为人生命存在的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是最大的价值,不能为外物做牺牲。13.D 14.D 15.C 16.(1)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成熟后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2)有擅长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宋人,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作为事业。17.B 18.C 19.A 20.(1)彭祖至今因为长寿独独地为人所知,一般人跟他比,这不是也很悲哀吗?(2)我世世代代做漂洗丝絮(的工作),不过得到了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去这个药方就可以获得百金,请卖给他。21.B 22.A 23.示例一:因为儿童不易理解哲学古籍中的内涵和文言文,所以萧袤将《庄子》中的寓言和童话进行嫁接,使《庄子》变得轻盈可亲。示例二:由于萧袤将《庄子》中的寓言与童话进行嫁接,所以《庄子》这部深邃厚重的哲学典籍变得轻盈可亲起来。24.C25.一个硕大无比的葫芦,在惠子的眼中是同其他装米、装水的葫芦是无甚差别的。甚至因其“大而无用”,比其他的葫芦还要略差一等。当然,从后文我们可以知道,惠子不仅是在说大葫芦,这也是他在讽刺庄子的言论、思想“大而无当”,就是不着边际,毫无用处。26.(1)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2)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作为腰舟而在江湖之上浮游,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