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1.3 知识整理单一、概念梳理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3.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二、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扇闻),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只需取1-2ml。(3)“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原则: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二)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物理用、化学用和生物用等实验用途有序存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供实验时选用。(三)实验室事故处理: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酒精灯失火:用沙子或者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且请医生处理;发生严重火灾:立即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常见实验仪器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 可直接加热,盛放的液体量一般应少于容积的2/3试管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 既可加热液体也可加热固体。 可直接加热,外壁有水时要擦干。加热时应用试管夹或固定在铁架台上,夹持在距管口1/3处。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避免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燃烧匙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 可直接用于加热。2.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烧杯 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也可用作反应器等。用于液体加热。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之受热均匀。用作反应器,可用于加热液体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锥型瓶 用作接受器、用作反应器等 用于液体加热 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3.不能加热的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4.计量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要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以减少误差。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托盘天平 称量固体药品。 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称量时将被称量物放在纸或玻璃器皿上,“左物右码”。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 测量时要使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物体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电压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秒表 计时 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胶头滴管 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必须专用,滴加时不要与其他容器接触。不能平放和倒放,取液时,瓶外挤出空气,滴液时,竖直悬空5.用作过滤、分离、注入溶液的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 长颈漏斗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6.其它仪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作热源。 酒精量不能少于1/4,也不能超过2/3。加热时要用外焰。点燃用火柴,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加液用漏斗。夹持试管。 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在夹持试管后,右手要握住试管夹的长柄,拇指千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防拇指稍用力造成试管脱落打碎。用作物质溶解、溶液蒸发的搅拌器。 过滤或转移液体时用以引流。 蘸取。 搅拌时应避免碰撞容器壁。 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放在干净的容器内或插在试管里。铁夹 铁圈 铁架台 用于固定或支持反应器。 固定仪器时,仪器和铁架台的重心,应在铁架台底座中间观察肉眼可见的微小物体(放大作用) 显微镜:观察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物体(放大作用)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四、常见实验操作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酒精灯放大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