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你的世界 不止如此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温故知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导入新课思考:蕴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认识与实践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框架1、如何理解认识的含义及类型?2、如何理解实践的含义及特点?3、如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导向1、认识 P48下1认识是 主体 对 客体 的 能动反映。主体是人≠动物是人类特有的性质≠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的含义(2)认识的形式(阶段):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联系: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有正误之分。知识提纲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难点突破(2)认识的形式(阶段)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颜色形状味道气味声音温度……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难点突破(2)认识的形式(阶段)概念: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实。用语言概括出苹果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判断:这是红富士,不是金帅。推理:根据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得出万有引力规律。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P49上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初级阶段(打针疼、吃药苦)高级阶段(良药苦口利于病)难点突破@注意:既没有纯粹感性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理性的认识,二者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感性认识中有理性,理性认识中有感性。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区别 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的认识 是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认识的低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对比记忆知识小结(2021·山东高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璨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C不仅强调认识的客观对象,而且强调了认识的主体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未涉及意识的起源考法探究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直接现实性的活动(1)实践的含义 p49中下1一.实践的含义、形式及特点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思考、辩论、认识、言论等都不是实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实践(含义、基本形式及特点)一、认识与实践知识提纲设计方案建设工作火神山医院建成主观客观实 践常考观点: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疫情期间10天建成交付的火神山医院理解应用(2)实践的基本形式 p49中下1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等劳动革命、改革、完善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等航天、疫苗研发、科考、技术创新、发明等2、实践一、认识与实践知识提纲1. 狗狗取快递2. 国务院机构改革3. 学生听课4. 教师上课5. 工人修建港珠澳大桥6. 科学家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7.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判断: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纯思维的活动不是实践教育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实践的判断依据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④利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判断。基本形式不等于实践的形式,实践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其他的一些实践形式(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学以致用3.实践的特点(3)实践的特点p49中下2--p50上1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一、认识与实践知识提纲实践的主体(建筑工人、医生等)实践的手段(建筑材料、医疗设备)实践的对象(适合建设医院的地方)①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p49中下23、实践的特点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实践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问题1:建设火神山医院这一实践活动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从性质上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重难点突破体现能动性关键词:蓝图、计划、方案、规划②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p49中下3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问题2: 建设火神山医院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 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燕子筑巢是本能的活动,建设火神山医院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为了阻断病毒传播,治疗病患。重难点突破3、实践的特点③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p50上1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关键词:协作、共同、多人问题3: 火神山医院是一人之功还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重难点突破3、实践的特点③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p50上1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关键词:当时条件、以前、阶段、时期问题4:如果把时间往前追溯50年,火神山医院能10天建设成功吗?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不能。实践的形式、规模、水平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重难点突破3、实践的特点【归纳】实践的特征实践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过程及结果受客观规律制约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列表对比实践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及结果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总结 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类型 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归纳】实践及其特征知识归纳1.(2021·天津·高考真题)漫画《三代农夫》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追求真理永无止境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高考探究(2020·海南·高考真题)2020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高考探究解析①③: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也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不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活动,“适应性活动”缺乏能动性,实践活动并不是都有效合理,②④排除。(1)实践的含义:一.实践的含义、形式及特点2、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及特点1、认识的含义及类型(1)认识的含义 P48下-1(2)认识的类型(阶段)(2)实践的基本形式(3种)(3)实践的特点(3种)一、认识与实践知识小结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什么关系?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预习提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