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一板块:趣谈史实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儿乐(26)我三壶不够吃(535897)酒撒了(932)闪不死(384)遛了遛(626)死山扇把扇(43383)儿弃沟(279)吾疼儿(502)白白死已够凄矣(8841971)留给山沟沟(69399)山拐我腰痛(37510)我怕你冻久(58209)凄事久思思(74944)吾救儿(592)山洞拐(307)不宜留(816)四邻乐(406)儿不乐(286)儿疼爸久久(20899)爸乐儿不懂(86280)三思吧(348)儿悟(25)三思而依依(34211)妻等乐其久(70679)圆周率之歌圆周率的推算时代 科学家 圆周率数值西汉刘歆3.1547三国刘徽3.1416南朝祖冲之1427年阿尔·卡西精确到17位●请你动手做一做,你能在一个圆内作多少条边的正多边形?●完成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结合图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说说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意义?(提示:利用量角器对圆进行等分,然后画内接多边形。)精确到7位割圆术自主探究祖冲之——圆周率名人祖冲之小档案时代:数学: 圆 周 率《缀 术》天文:《大明历》机械:水 碓 磨千 里 船职业:南朝宋齐间(公元429-500年)主要成就:数学家、天文学家兴趣;创新;淡泊名利;追求真理;吸收前人成果;刻苦钻研;坚韧不拔成功原因: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结合视频,说说《齐民要术》介绍的哪些生产技术仍在应用?○达尔文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你觉得这种评价名副其实吗?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取得巨大成就?5.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1.统治者的重视2.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挖掘3.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的精神4.民族大融合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王羲之——《兰亭序》楷书《黄庭经》《草书平安帖》行书《兰亭序》“书圣”“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摹本《兰亭序》 (部分)《兰亭序》摹本(局部)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女史箴图》局部《洛神赋图》局部●结合书本P85-86,说说顾恺之在绘画方面有哪些主张?●找找《洛神赋》片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顾恺之的主张?小组合作探究绘画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结合所处时代,说说在造像风格上有哪些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什么特点?○请分析这一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东晋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被当时的人们认为前所未有;云冈和龙门的石窟艺术,成为这一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南方经济的开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延伸探究项目 人物 成就 地位 成功的共同原因数学祖冲之 圆周率: 3.1415926<π<3.1415927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年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个人因素: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农学贾思勰 《齐民要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课堂小结王羲之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兰 亭 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东 晋北朝顾恺之东 晋绘 画书 法石 窟艺 术项 目人 物朝 代代 表 作 品王羲之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璀璨的科技与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祖冲之和贾思勰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成就;列举王羲之、顾恺之等书画家的代表作品,能说出书画家及其作品的特点;石窟造像等佛教艺术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本,提取该时期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与艺术成就及其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该时期的艺术作品,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特点;通过诗词、书画材料,石窟造像、结合时代背景,合作探究分析该时期文化艺术成就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料形成新的认识;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能够从时代大背景入手分析;感受民族科技和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热爱民族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历史人物、史实、诗词、书画、石窟造像等材料,总结该时期科学、艺术的成就及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历史人物、史实、诗词、书画、石窟造像等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时期文化艺术成就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三、教学策略1.以学为中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注重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21教育网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文献资料和书画作为教学材料。3.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可查阅搜集相关课外资料。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设置情景,切入主题 1.播放歌曲《兰亭序》、视图 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主线,切入主题二、走入《兰亭序》的书法世界 2.PPT展示歌词“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展示《龙门而二十品》字帖以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问:《兰亭序》美,到底美在哪里呢? 承上启下,巧妙利用歌词,结合《兰亭序》作品图,探讨《兰亭序》的美3.PPT展示古代不同书法家的《兰亭序》模本,摘取《书谱》、唐太宗对王羲之的《兰亭序》的评价 欣赏名家模本及对《兰亭序》的评价,加深对《兰亭序》的认识4.王羲之其人其事阅读书本P83,说一说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认识《兰亭序》的作者,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把握关键字词快速阅读的能力三、璀璨的科技与技术成就 5.①通过自主快速阅读,总结归纳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璀璨的科技与艺术成就问: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推向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新的高度,同时期还有哪些科技与艺术成就呢?请同学们参考书本P83-85。(提示:按照“朝代、领域-人物-成就/代表作品-历史地位/特点”的模式。)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石窟造像方面──比较印度佛像与云冈石窟佛像有何相似之处?为什么有这些相似之处?与云冈石窟相比,龙门石窟佛像的外貌特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从书本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对印度佛像与云冈石窟雕塑的对比,得出云冈石窟吸收了外来文化;③通过对两个石窟雕塑的对比,得出外来文化被本土文化吸收并加以融合④最后总结出“佛教的传播、民族的融合”使魏晋时期出现“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特点四、品析美文《兰亭序》 ①品析《兰亭序》片段、讲述兰亭序撰写的场景,及王羲之对作品多次重写而无果问:在片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②(超链接)“王羲之作《兰亭序》之后的经历”,验证王羲之的“寄情山水,想远离各种政治烦恼”的生活态度③当时持这种生活态度的只有王羲之一个人吗?PPT展示材料──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片段、西晋左思《招隐记》④为什么当时的知识分子会产生这样的生活态度?联系PPT展示的材料──“通篇着眼在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淡,鲜失效……”《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战争不断、政权更替频繁的时代……这样反而摆脱了功利、世俗的羁绊”展示“三国~南北朝时期政权版图的变化” ①再次将关注点移到《兰亭序》,通过对《兰亭序》的内容、及撰写过程进行品析,了解作者的生活态度②能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推导出魏晋时期文人产生归隐想法的原因,为下一个环节“归纳魏晋时期文化璀璨的原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逐渐形成分析历史问题要有史料的支撑、有理有据的意识③由于学生还未学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政局变化,所以展示“三国~南北朝时期政权版图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该时期政局动荡的认识 五、魏晋时期文化璀璨的原因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归纳魏晋时期文化璀璨的原因。(引导学生根据“璀璨的文化的特点”及其背景进行思考)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清知识脉络,归纳总结出魏晋时期文化璀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qoOmdISVhVSkgpuqCQQPf4.mp4 qoOmdISVhVSkgpuqCQQPf4.wmv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ppt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