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第五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第五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建设新
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建立外交关系;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联合一切爱
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新中国初期的的外交背景:1949年上半年,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提出了外交三原则。
内容:自学指导一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影响:结束了百余年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篇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的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盛誉。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言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1955年亚非会议
地点:印尼万隆 ②引申、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成为国际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内容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同”是指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正确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发展经济
“异”是指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重温:中美关系的历程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1、中美建交60年代,仍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50年代,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政策,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改善,并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乒乓外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尼克松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3月,美国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表达了希望同中国发展关系的愿望,中国对此积极回应。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中美以这种方式接触,令世界瞩目。周恩来接见代表团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随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讲话:“我们已经打开了坚冰……我希望在某个时候以某种身份……访问中国大陆。”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要求:美国代表团成员禁止与周恩来握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主动伸出手去同周恩来握手。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规定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能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他主动与周恩来握手是为了纠正杜勒的失礼行为。
从拒绝握手到主动握手,说明了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对抗趋向对话、接触。你认为从拒绝握手到主动握手,仅是礼貌问题吗?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大制度的对立逐渐被美苏争霸所替代,所以才出现了中美关系史上的这一难忘的镜头。中美建交与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从此结束,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区别
1972年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82年“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表明: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它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在这问题上美国政府应履行什么承诺?(2)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 一个中国想一想: 台湾问题2、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作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联合国总部上空。3、中日建交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缓和。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我国的外交政策:
调整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本国的国家利益
2、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时间:内容: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影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原因:邓小平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外交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以新的内容。从此,中国的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
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峰会新世纪的外交成就2001年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你知道自21世纪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就吗?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博鳌亚洲论坛   2001年2月26日下午,亚洲论坛筹备委员会会议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博鳌亚洲论坛宣言》。   宣言宣布:中国海南省的博鳌是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力争将博鳌亚洲论坛办成具有强烈亚洲色彩的高水准的论坛,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2001年 第9届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2014年11月11日第14届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五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