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动的描述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什么是参照物;(3)知道运动的绝对性。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三、教学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我们把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在运动,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导语】同学们,力学是物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力及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而学习力学,我们首先要来认识运动。对于运动我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是运动,运动又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呢?这些都需要深入探讨。【师生互动】师生配合进行行走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描述教师的运动。【过渡语】为什么这位同学在整个过程中对老师的运动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要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就请同学们走进我们今天的物理课堂,从了解运动开始。运动的描述问题:1. 举出更多的运动的例子2. 思考这些运动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出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教师补充】教师展示天体运动和地壳运动的视频,拓宽学生视野。【课件演示对比试验】小组合作讨论:①(无背景景物时)请说出屏幕上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出理由②(加上背景景物时)请说出屏幕上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出理由。为什么两次判断感觉不同呢?第一次说不清,而第二次就敢肯定回答,原因是什么 为引出参照物做铺垫。【补充】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距离和方位两种。【学生思考】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除了机械运动你还知道有哪些运动形式吗?可以说,世间万物无一例外地在运动,运动是普遍的,即运动是绝对的。【学生思考】观察视频并思考,男孩和司机为什么对乘客的运动有不同的判断?【教师点拨】男孩和司机在判断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标准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有一个对比标准才有意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我们就说相对于参照物运动了。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我们就说相对于参照物静止。【自学课本 P17-18参照物部分】先自学,再小组合作问题:发表你对参照物选择的看法?当你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参照物的选取除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之外,原则上是可以任意选取的,要根据我们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