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2凝聚价值追求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共筑生命家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第五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 第六课旨在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生态意识教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 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延续文化血脉,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历程、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中国在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面对挑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正视发展挑战,中国坚持并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①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 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1.以自己制作的视频“中华文化”为议题,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而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时政热点材料“最美拥军”人物的事迹,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并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2.以自己制作的视频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为议题,例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讨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基因。以“2023中国好人榜”为话题,讨论社会主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3.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探讨个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做维护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4.以“新梦想,新征程”为议题,结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标志。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和操作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 九年级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且具有一定片面性,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问题的分析不科学、不全面。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内涵了解不全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不深。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主要内容阐述法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历程、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及重要性。而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目标确定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 2.责任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及重要性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重要性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课讲授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以鲁讯的作品《中国人推掉自信了》中的片断作为切入点: 提出问题:“中国的脊梁”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过度: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凝聚的价值追求。 学生据实回答 通过解读解读鲁讯的名著中的“中国的脊梁”,将学科融合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量,在熏陶文学素养直奔课题。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目录: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67 2.爱国主义的本质什么?P67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P68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P69 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P69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P70 7.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0--72 8.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2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自主学习要求,完成课本P14-19页的内容。 整体感知课本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环节一 挺起中国的脊梁 观看视频《中国的脊梁》、歌曲《中国的脊梁》,小组合作探究 1.视频呈现了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有谁?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体系中的哪种精神? 2.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身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有了你我们信心百倍浑身有力量,有了你我们挺起胸膛为世界担当”? (为什么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向“中国脊梁”人物学习,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并交流学习情况,并整理课堂笔记。 通过观看视频和欣赏歌曲,,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内涵、品格、重要性,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环节二 争做中国好人。 以 P61的相关链接为切入材料 根据材料对学生提出要求: 请思考: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学生阅读材料,据实回答,交流学习心得,并整理课堂笔记 通过对相关链接材料的分析以及交流学习心得,懂得我国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环节三 践行传统美德 1. 观看视频观看视频《2023中国好人榜》 2.展示“中国好人”评选活动简介 2008年4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来自天南海 北,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好人”。 小组合作探究: 1.中国好人赵秋艳、康忠海、王琛是如何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 2.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好人,请你推荐你身边的两个好人。 3.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争做好人,你打算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究交流学习心得,整理课堂笔记。 1.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作为切入点,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公民意识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心得,懂得社会主义核心观是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从而促进学生能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据实回答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学生收获的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练习 1. 2008年4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开展“中国好人”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杜绝社会不良风气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团结统一 ④随着时代进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学生完成课堂学习 强化课堂所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 回顾重温 课堂所学 呈现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外作业 阅读中华美德传承经典名著《论语》、《与妻书》、《清贫》、《雷锋日记》 将课堂所学延伸课外,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新知导入新知导入课前小采访请思考:“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第五课 第二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认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目标:1.通过开展挺起中国脊梁活动,懂得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及作用,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弘扬民族精神。2.通过争做中国好人的课堂互动,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重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672.爱国主义的本质什么?P67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P68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P69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P69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P707.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0--728.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2自主学习课堂互动环节一 挺起中国脊梁小组合作探究:1.视频呈现了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有谁?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体系中的哪种精神?2.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身上的共同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有了你我们信心百倍浑身有力量,有了你我们挺起胸膛为世界担当”?(为什么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4.向“中国脊梁”人物学习,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观看视频《各个时期的中国脊梁》、欣赏歌曲《中国的脊梁》小组合作共识:课堂笔主①朱德--井冈山精神 ②参加的长征军人--长征精神 ③张思德--延安精神④黄继光--抗美援朝精神 ⑤雷锋--雷锋精神 ⑥王进喜---铁人精神⑦焦裕禄---焦裕禄精神 ⑧邓稼先--“两弹一星”精神 ⑨李向群--抗洪精神⑩ 聂海胜、杨利伟--探月精神 谭述森--新时代北斗精神 钟南山--抗疫精神 黄文秀--脱贫攻坚精神 徐梦桃、苏翊鸣---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视频呈现了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有谁?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体系中的哪种精神?2.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身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身上都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小组合作共识:课堂笔主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3.为什么说“有了你我们信心百倍浑身有力量,有了你我们挺起胸膛为世界担当”?(为什么体现中国脊梁人物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4.向“中国脊梁”人物学习,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环节二 争做中国好人视频《2023中国好人榜》观看视频视频《2023中国好人榜》小组合作探究:2008年4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来自天南海 北,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好人”。1.中国好人赵秋艳、康忠海、王琛是如何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2.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好人,请你推荐你身边的两个好人。3.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争做好人,你打算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组合作共识----课堂笔记①赵秋艳拾金不昧践行了诚信、友善,被评为工作标兵践行了敬业。②康忠海当兵保家卫国、爱党拥军践行了爱国,地方工作兢兢业业践行了敬业。③王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践行了敬业。1.中国好人赵秋艳、康忠海、王琛是如何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2.我身边的好人有……3.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3.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组合作共识-----课堂笔记或者路面文明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④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⑤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⑥有利于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⑦有利于让我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小组合作共识-----课堂笔记4.争做好人,你打算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或者:①爱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等。②敬业: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等。③诚信:诚信做人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④友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 2008年4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开展“中国好人”评选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杜绝社会不良风气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直接推动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③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团结统一④随着时代进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C争做中国好人挺起中国脊梁板书设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价值追求作业布置课本P73拓展空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如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中国好人榜.mp4 5.2凝聚价值追求.pptx 各个时期的中国脊梁.mp4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2凝聚价值追求课时教学设计.docx 歌曲《中国脊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