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PDF版)

资源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我们是公民
学科
核心素 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

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够结合
学 业 质 实例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单 单 元 主 二 级 课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
元 题 题
内 我 们 是 公 民 意 公民身份 知道什么是国籍和公民
容 公民 味 着 什 从何而来 知道国籍和公民的关系
建 么 什么是公民
构 珍惜来之不易的公民身份
图 认识居民 身份证信息包含什么
身份证 说说身份证的用处
为什么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份信息
我是中国 说说中国公民取得的成就
公民 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知道我们代表国家形象,要注意行为
举止,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
公 民 的 公民的基 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基 本 权 本权利 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利 和 义 知道权力行使的界限
务 公民的基 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
本义务 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知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知道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国家尊重 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
和保障人 则
权 知道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知道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

本单元《我们是公民》,通过让学生了解公民意味着什
么,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来认识法律上的人,对学生
整 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另外,本单元教材
体 紧扣宪法,对应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加强宪法意识
分 教育。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析 从整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审视来看,一年级上册第 4课
《上学路上》和第 6课《校园里的号令》,二年级上册第 3
课《欢欢喜喜迎国庆》第 9课《大家别乱扔》,再到五年级
教 材 分
上册第 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最后到六年级的《我

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
长》。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线索。
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更多体现为规则教育,为今后的法治教育
打好基础;中高年段的法治教育则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
条文,并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
应地,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需求出发,从而更好地
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的,
螺旋上升的接受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
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经过前五年的学习,
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已初步形成。
但学生不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作为一个
公民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哪些基本义务。在生活中主
动关注,了解相关法治教育内容的意识不强,缺少法权的应
学 情 分 用经历。而以上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析 因此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国公民
既有自豪感,又有使命和责任。在生活中,用法律思维和法
律意识去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教学时以真实生动的案例为情境,让学生运用体验参与
方式分析生活中的法律,在思考,辨析,判断,思考中感悟
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在我们身边,树立法治观念。
1.通过调查、询问、探究、交流等活动知道公民的内涵、学会
单元 科学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身份证,并能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
目标
形象和声誉,强化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与内容,
懂得权利行使有界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提高学生正
确行使权利的能力,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通过情境表演、视频辨析、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权
利不是绝对的,不能滥用权利。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
4.通过学习懂得运用相关的的法律知识去分析与公民身份有
关的生活情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观和法律意
识。
1.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与内容,懂得权利行使有
重难点 界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通过学习懂得运用相关的的法律知识去分析与公民身份有
关的生活情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观和法律意识。
核心概念
公民法律知识宣传员
(大概念)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周”就要到了,六年级的同学们需要
大情境 化身成公民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在宣传周上你需要通过多种形
(大任务) 式宣传法律知识。要求你们能够知道中国公民及公民基本权利
和义务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提取 1-2个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
义务的关键词,并针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普法宣讲视频的录制
或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海报、手抄报等。宣传公民相关
的法律知识。让全体学生知法懂法,做合格小公民。
单元任务群
课型 新授课
任 学习内 公民意味着什么
务 容
一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公民的内涵
1. 掌握公民的基本内涵,厘清公民 2.说出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和国籍的关系 3.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身份证相关
信息
2. 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4.结合实际,知道在生活中要自
3. 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单元任务群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 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1. 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 2. 说出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及
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 行使的界限

务。 3. 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4. 说出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及

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义务。 5. 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3. 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 宪法原则,以及我国在人权事业
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 方面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并知道
的成就。 我国为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做出的贡献。
单元任务群
课型 单元成果展示课
学习内 公民法律知识宣传员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务 1. 结合之前的学习,结合知识储
1. 录制普法视频,语言清晰,表
三 备,录制普法视频。
达流畅
2. 绘制手抄报,在学校内进行展
2. 绘制手抄报,色彩搭配合理。
览。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
3.公民意味着什么
题)
课时 2-3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公民的基本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学习目标 2.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3.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评价任 素养体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务 现
明确单元任务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周”就要到了,
六年级的同学们需要化身成公民法律知识
的宣传员,在宣传周上你需要通过多种形
式宣传法律知识。要求你们能够知道中国
公民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并且
能够准确提取 1-2 个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
义务的关键词,并针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
普法宣讲视频的录制或宣传公民相关的法
律知识的海报、手抄报等。宣传公民相关
的法律知识。让全体学生知法懂法,做合
格小公民。
第一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活动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通过联系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 知道从
自己的生
哪些地
的人吗?(中国人) 活实际, 政治认
方看出
(2)你们从哪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初步感受 同
我们是
的? 公民的含
中国人
义。
2.过渡:是的,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今天我们就来探
讨“公民身份”这个话题。
活动二:“我们是中国公民”
1.教师出示课本 22页的第一幅插图。
(1)让生观察并提问:图上的这位小伙
子叫什么名字?他来自哪个国家?(彼得,
来自英国)
(2)教师追问:英国人我们称之为“英
国公民”,那么来自美国的呢?(称之为
“美国公民”)来自法国的呢?(称之为
“法国公民”) 通过调动
初步了
2.教师出示课本 22 页的第二幅插图, 学生的生
解公民
生读相关的文字说明。 活经验和
身份的
教师小结:在很多场合,我们一般把中 借助相关 表现, 政治认
资料,让
国人称为中国公民,而把其他国家的公民统 知道不 同
学生明白
称为外国人。 同场合
自己的身
3.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 身份有份是公
区别。
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想一 民。
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
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预设:这是中国边检推出的便民措施,
为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开辟专用通道,
减少等侯时间。一般外国人比较少,就只设
置了一个通道,统称为“外国人”通道。
4.教师出示 23 页“知识窗”内容:公
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它标志着个人作为
国家成员的资格,有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身
份,也就具有了这个国家的国籍,并且根据
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5.教师小结: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
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
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活动三:“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总结出获
得国籍可以采取的方式。
(1)方式一:以出生的方式取得。
第 1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中国,是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
籍; 通过角色
利用角
第 2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扮演,让
色扮演
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 学生知道
活动,
获取中国
(2)方式二: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知道公 政治认
公民的方
第 1种:申请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放 民身份 同
式,公民
弃中国国籍; 与国籍
身份与国
紧密相
第 2种:放弃其他国家的国家,加入中 籍密切相
关。
国国籍。 关。
2.教师引导:要想加入中国国籍是有一
定的要求的,这个要求是什么呢?生读课本
23页下方一段文字,了解外国人或无国籍的
人要想加入中国国籍,就必须愿意遵守中国
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
活动四:总结延伸 进一步巩 知道公
政治认
结合本节课所学,我们知道,凡是具有中 固所学知 民和国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识,知道 籍的关
国公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无 公民与国 系
论本人出生在境内或境外,都具有中国国 籍的关系
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外籍人士符合
法定条件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但前
提是放弃外国国籍。
第二课时:认识居民身份证
通过结合
活动一:新课导入
生活实 初步说
每一次出行,打长途车票、坐飞机、坐 际,初步 说身份 政治认
火车,甚至于到银行办理业务都离不开身份 了解与身 证可以 同
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份证显得越来越重 份证有关 用来干
的相关知 什么
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居民身份证。

活动二:认识居民身份证
1.(1)交流课前探究:身份证上有哪些 知 道 公
通 过 交流
重要信息? 民 身 份
讨论,初步
(2)交流课前探究:每个人的身份证有 号 码 和
理 解 公民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居 民 身
身 份 号码
2.小组汇报,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 份 证 的
和 居 民身
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 关系,说
份 证 的关 政治认
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出 身 份
系,认可身 同
预设 1:身份证正面有居民的姓名、姓 证 的 重
份 证 的重
名、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 要性,重
要性,重视
相片等信息;身份证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 视 并 学
并 学 会保
国居民身份证签发机关、有效期等信息。除 会 保 护
护 身 份信
此以外,身份证还有国徽、长城等防伪图案。 身 份 信
息。
预设 2:身份证上的号码是每个公民唯 息。
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教师板书:唯一 终身不变
3.教师引导: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
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
己的号码,那么大家知道这一串身份号码有
什么含义吗?
教师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的文
字,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公民身份号码的
相关含义及身份证有效期的区别。
活动三:“身份证用途大比拼”
1.联系生活说一说:身份证除了以上 5
大作用之外,你还知道它有哪些作用呢?请
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预设:
采用“身
去银行办理业务,开设银行卡;办理社
份证用途
会保障卡;购买债券、国库券、基金等;到
大比拼活 说出身
网上开网店;在大街上开商铺,需要身份证 动”的方 份证对 政治认
到工商、税务等部门登记办理业务;买房子, 式,体会 生活的 同
进行房产登记,以及卖房子,进行房产过户 身份证对 影响。
都需要用身份证;日常生活中签合同…… 生活的影
响。
2.教师小结:同学们,由此看来,身份
证的作用真大呀,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
面。离开了身份证,我们很多事情就没有办
法完成,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身份证,
防止身份证丢失。
活动四:“保护身份信息”编故事大

1.教师出示课本第 27 页活动园图片,
提问: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 依据教材
知道在
么。 信息进行
生活中
2.结合活动园下方信息,开展“保护身 编故事,
要保护
更好地体
份信息”编故事大赛。学生依据教材的信 好自己
会身份证
息,进行编故事。 的身份
的作用和
3.教师小结: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 信息。
重要性。
大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身份证的时候,一定
要注意保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自己
或家庭利益的损害。
第三课时:我是中国公民
活动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中 通过了解
中国发展
国公民,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
的现状与
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所有中国
成绩,体 为自己
公民的努力之下,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 会中国公 是中国
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民的自豪 公民而
活动二:成就我来说 感,认同 感到自
1.教师出示课本第 28 页的两幅插图, 自己的公 豪,珍
政治认
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 民身份。 惜自己 同
同时理解 公民的
解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
公民身份 身份,
就。
的要求, 自觉维
2.“小小分享会”:还有哪些事情让你 珍惜自己 护国家
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 的公民身 形象。
经济等领域的成就。教师相机补充出示一些 份,自觉
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进 维护国家
形象。
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的伟大成就。
活动三:国际事务知多少
1.小组讨论:(1)中国的成就不仅在国
内,还在国外。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
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
吗?(2)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对
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你知道中国都为世界
做了些什么吗?
2.教师引导:看到祖国的那么多成就,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骄傲)教师出示课本
29页节选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王
怀让),学生齐朗诵。
3.思考与讨论:你知道中国这些成就的
取得都离不开谁吗?(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
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
力。)
4.教师小结: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
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
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
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5.“小法官”判断:
A.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
了。( )
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D.只有年满 18 周岁,才是公民。
( )
E.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
权利。( )
活动四:我们应该怎样做
1.思考与行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
务的人员越来越多,而外国人来到中国旅
行、工作等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合
格的中国公民,我们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2.教师出示课本第 31页活动园,学生
读一读相关文字说明。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代
表着国家的形象,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因此,我们都要注
意自己的言行,为国家增添光彩,而不要抹
黑国家形象。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题)
课时 2-3 课型 新授课
1. 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
权利和基本义务。
2.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
学习目标
也需要履行义务。
3. 知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
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评价任 素养体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务 现
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
活动一:新课导入·说作用
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着
国家赋予我们作为公民的一切权益!但我们
在享受着国家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
担着相应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也
就是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 从公民角
度入手,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让学生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 步知道我
法治观
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 们身为公

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民,享有
权利,但
诚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应尽义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此,权利和义务 务。
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
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四课——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一起去了
解中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吧!
活动二:基本权利知多少 通过生活
说出什
1.国家以根本法《宪法》的形式规定了 情景、资
么是公
公民的权利,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 料补充等
民的基
们生活在伟大的祖国,国家充分保障了我们 方式,知 本权利 法治观
道什么是
的权利,我们可以安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和公民 念
公民的基
在生存受到威胁或遇到困难时也能获得及 的基本
本权利及
时的帮助。 权利有公民的基
什么。
思考: 本权利有
你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 哪些。
你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吗?
教师小结: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更加详
细地规定公民的其他权利。
2.资料展示《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
本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妇女保护权。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
保护。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活动园,一起去
探讨我们的基本权利吧!
4.知识窗·国民权利的演变
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你知道国民权利的
演变吗?
5.活动园·练一练,连一连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活动园,一起去检
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1)除了宪法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很多法
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2)连连看
6.你知道当前能够切实保障我国公民
基本权利的宪法什么时候制定的吗?我国
公民的权利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了切实的
保障呢?
活动三:权利有界限
教师: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有言论
自由的权利,但是视频当中的这对夫妇的做
法已经超越了权利的界限,损害了他人的合
法权利。
活动园·高叔叔家的装修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活动园,一起去讨
论交流如何处理类似事件吧!
1.情景探究 借助具体
2.[真知灼见]讨论会 的情景, 知道生
知道权利
针对林博远家和高叔叔之间发生的矛盾, 活中不 法治观
有界限,
同学们有以下看法。 能滥用 念
不能损害
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 权利 他人的利
干涉。 益。
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
权利。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
休息。
小见解:你如何评价这两位同学的看
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
事情
活动四:总结延伸
宪法规定我们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我们在生活中要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但
是同时我们也不能滥用权利。
第二课时: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一:新课导入
(一)社会观察
1.这些行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
吗?这种行为会受到处罚吗?为什么会被
处罚呢?
在一些重要活动奏唱国歌时,有些人仍然在
嬉笑打闹,交头接耳,毫无敬意; 通过出示
相关的生
一些私人婚丧庆悼和商业营销活动中,有人
活情景、 知道我
随意播放国歌,很不严肃;
调动学生 们为什
有人用国歌做手机铃声、游戏背景音乐; 的生活经 么要履
法治观
有人在公共场合胡乱改编,如用国歌旋律改 验等方 行义务

编的“炒股歌”、“二奶歌”等。 式,明白 及履行
活动二:义务我来说 在生活中 哪些义
我们要履 务。
师:上面的这些行为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行相应的
师: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
义务。
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
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
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
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活动园,一起去探
讨我们的基本义务吧!
1.请与小组合同合作,查阅宪法第二章
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
务。
(1)出示图片
(2)出示选项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2.思考与行动:想一想,作为小学生的
我们,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呢?
情景 1:今年 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景 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
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景 3: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
住房。
活动三:我们应该怎么办
1.读一读课本 36页案例。思考: 结合相关
(1)你怎样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 的情景和
树立权
的做法? 案例,分 利和义
析存在的 法治观
(2)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 务相统
问题,知 念
么? 一的理
道在生活
2.各小组发表意见,说明理由。 念 中应该如
3.相关链接·纳税服务热线 何去做。
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你知道纳税服务热
线吗?
(1)出示资料:相关链接
(2)出示资料:陆飞爸爸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思考:
A.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
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B.这对你有何启示?
4.教师小结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
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们不仅要自己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也需要监督他人履行自己的法定义
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5.写一写,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
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
利的行使?
第三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结合相关
活动一:新课导入 资料和自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尊重人权 己的生活
知道什
的国家,你知道我们国家为尊重和保障人权 经历,感
么是人
受国家为
做了哪些贡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权及中 法治观
尊重和保
活动二:国家贡献我知道 国所做 念
障人权做
(一)国家人权行动 的努
出的努
力。
1.看左边四幅图片,小组交流,说一说: 力,取得
(1)这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了哪些成
(2)结合搜集资料说说自己感受到的国家 就。
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2.展示资料:《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目录
3.国家人权行动的五大目标
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深入开展人权教育
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二)活动园·人权保护在身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活动园,一起去探
讨我们身边的人权吧!
1.资料展示
2.自主学习书本,结合搜集的资料,小
组交流:
什么叫人权?为什么说在我国人权非常广
泛?
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
目录,回答左图的问题和书本活动园的问
题。
列举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3.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
发展义务教育
开办农家书屋
提供营养午餐
开展再就业培训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
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20 余项
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
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
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三)活动园·练一练,连一连
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你知道这些公约对
应的权力吗?
活动三:教师小结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
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
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
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国对人权更是有强有力的保障。我
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要求我国的国家
机关树立人权理念,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
和促进人权。而且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参与
国际人权事业,为全世界的人权健康发展
做着有力的贡献。
拓展活动指导展示方案
公民法律知识宣传
课题 课时 1

1.结合之前的学习,结合知识储备,录制普法视频。
2.绘制手抄报,在学校内进行展览。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评价任务
活动一: 语言表达清楚流
任务一:法律知识筛选指导 畅,介绍清楚公
1.知识储备 民相关的法律知
a.结合学过的知识,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课本 识和权力及义
中的知识点。 务。
b.材料删选
一是切合主题选材料,二是材料真实、典型有新意,三是
材料符合自己身份。
c.提前写好稿子
任务二:录制普法视频
一是宣传法律知识。二是介绍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活动二:手抄报展览 1.评选出优秀的
任务一:手抄报评选 手抄报
任务二:宣传公民相关的法律知识。 2.结合自己的手
抄报进行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