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升华和凝华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教案
课题 3.4升华和凝华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升华、凝华;知道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通过小组活动、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教法
学法
教具学具 碘锤、烧杯、温度计、多媒体(动画演示)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据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5-10厘米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引出新课——升华和凝华 二、新知探究 1、升华和凝华 PPT展示几幅生活中常见升华现象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物质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教材活动2.5 观察碘的物态变化 (结合PPT,给学生介绍探究活动中的过程与观察要点) 活动1:将碘锤浸入装有开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2:将浸入开水一段时间的碘锤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注意前后温度计示数的不同。 实验结论:(1)实验中遇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为 态,是 过程; 冷却时,碘由 态直接变为 态,烧杯中水的温度 ,是 过程。 概念归纳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吸热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放热过程. 生活常见的升华和凝华举例 升华现象 凝华现象 3、应用——人工降雨(干冰) 教师展示人工降雨动画过程。 思考与讨论:试着总结人工降雨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以及吸热、放热情况。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达标练习 1.随堂练习(见PPT内容) 2.物理同步练习册 阅读情境中材料,结合已有知识,思考该现象是否属于以前学习过的物态变化呢? 观察图片,结合文字叙述,思考“衣柜里变小的樟脑球”“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未化变小”现象中,物质都是由什么状态到什么状态的?和以前学过的物态变化一样吗。 小组观察、思考、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碘锤浸入装有开水的烧杯后,碘的状态是何变化的?吸热还是放热? ②浸过开水的碘锤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碘的状态是何变化的?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吸热还是放热? ③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无液态碘的出现? 结合图片与介绍,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 结合动画演示,观察、分析、讨论。 结合课堂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通过图片中所展示的现象,使学生思考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比对旧知,发现不同,引出新知。 本环节设计思路为PPT给出学生活动的操作过程,学生动手探索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观察现象并从中直观得出碘在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升华、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感受自然现象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学习致用,知道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复杂的,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 利用练习题,巩固课堂新知,使学生能够运用新知。
板书设计 2.4、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吸热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放热过程。 2、生活常见的升华和凝华举例 3、应用——人工降雨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