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音调、响度,音色;2、知道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3、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4、能分辨响度、音调、音色的波形图;5、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能分辨响度、音调、音色的波形图;音调与响度的区分。学习过程:自主学新知1、音调: 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物体振动 ,音调就越高。频率: 称为频率,单位: ,简称 ,用符号: 表示。2、声音强弱用 表示。响度跟 有关, 越大,则响度越大。其次响度还跟距离 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 ,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3、音色: 叫做音色。音色是由 决定的。4、乐音的三个特征: 、 、 是决定乐音的三个特征。二、合作探究新知:例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实验时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能听到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振动较快,音调较高B、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振动较慢,音调较高C、刻度尺伸出集面的长度较短时,振动较快,音调较低D、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短时,振动较快,音调较高例2、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例3、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例4、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_。例5、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例6、“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例7、下列有关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词语“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B、可以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和月球间距离C、拉二胡时演员调节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发出声音的响度D、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例8、如图所示,将轻质小球紧靠着音叉悬挂,当用小锤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声,小球弹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现象可以说明声音产生于振动B、比较小球弹开角度大小的不同,可以反映音叉振动的幅度C、小球弹开的角度越大,音叉发出的音调越高D、小球弹开的角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响度越大例9、下面是 A、B 两个物体的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例10、教室外传来谈话声,虽然声音很小,但小英还是听出来了,是爸爸来学校了。这体现声音特性中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例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三、当堂巩固新知: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速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茗茗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4、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B、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C、改变用力大小,拨动同一根琴弦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5、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分别用嘴吹瓶口,可以发出“ 1、2 、3 、4 、5 、6 、7 、”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瓶内空气振动,用力的大小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水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其中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钟声通过水传播到客船C、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大D、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不断发生变化7、如图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1)此实验研究的是 与 的关系。(2)响度跟物体的 有关,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 越大。(3)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8、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乙两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10、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B、大象的叫声都不在狗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人类“悄悄话”的音调对于狗狗太低了D、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答案:例1、D;例2、B;例3、A;例4、响度;增大;例5、D;例6、音调;空气;例7、D;例8、C;例9、A;例10、A;例11、A;当堂巩固新知:1、A;2、C;3、D;4、C;5、D;6、D;7、(1)响度;振幅;(2)振幅;振幅;响度;(3)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8、C;9、C;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