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能根据化学式相关计算解决商品标签中的问题。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由于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一致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也很小,采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活动】相对分子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旧知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新知探究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教师活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那么,如何理解相对分子质量呢?(以氧气为例)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回答:1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个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
【教师活动】提醒学生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师活动】认识了这个定义以后,我们就要学习相关的计算了。如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7页。
【教师活动】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将乘积相加。
公式:的相对分子质量=(A)×n+(B)×m
根据公式求、、的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方法: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将乘积相比,化简得到最简比。
公式:中A元素和B元素的质量比=[(A)×n]∶[(B)×m]
根据公式求、、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方法: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
即: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公式:在中
A元素的质量分数==
B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公式计算化肥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包装袋上常常标有含氮量,就是氮元素在该化肥中的实际质量分数。该质量分数一般都小于根据化学式计算的理论值。凡宣传含氮量高于化学式计算值的都是虚假宣传。展示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标签,让学生计算它的相对分子质量、钠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并完成“学习任务四”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练一练:查看家中药品、食品的说明书,了解其成分,以及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记录的三种标签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巩固课堂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在质量分数之后,介绍了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学以致用,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