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水的组成(第2课时)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从元素组成上区别单质、化合物,并能识别出氧化物。从元素组成上区别单质、化合物,并能识别出氧化物。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根据组成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学生活动】纯净物和混合物。【教师活动】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学生活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教师活动】氢气、氧气、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学生活动】纯净物,因为它们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设计意图】回忆旧知,从学生熟悉的氢气、氧气和水入手,为进一步学习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概念打下基础。新知探究一、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一)化合物和单质【教师活动】氢气()、氧气()、水()在元素的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氢气、氧气分别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教师活动】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提醒学生注意: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两者的概念是建立在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活动】记忆化合物和单质的概念,完成“学习任务一”中1、2的内容。【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回答:不一定。【教师活动】通过氧气和臭氧举例说明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说明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中3的内容。【教师活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常见的单质有氢气、氧气、氮气、铁、碳、红磷、硫、溴等。这些单质可以按照物质状态和性质进行分类,其中氢气、氧气、氮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铁是金属单质,碳、红磷和硫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溴为液态非金属单质。【学生活动】学习记忆常见的单质,初步形成给物质进行分类的意识。(二)氧化物【教师活动】根据前面所学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化合物,然后从里面选取水()、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氧化铁()、五氧化二磷(),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教师活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氧化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两种元素组成;②是化合物;③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中4的内容。【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水()、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氧化铁()、五氧化二磷()、氯酸钾()、高锰酸钾()这些化合物在组成上有什么相同点?【学生活动】都含有氧元素。【教师活动】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设计意图】通过对元素组成的分析,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三)概念的比较【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填写表格空白处,完成“学习任务二”。1.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共同点(物质类别) 都属于纯净物所含元素种类 一种元素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 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关系 并列关系包含关系,所有氧化物都属于化合物2.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物 混合物区别 物质类别 属于纯净物中的一类 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物质组成 一种物质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物质性质 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固定,随物质组成变化而发生变化;各成分保持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化学性质联系 多种化合物混合可以得到混合物【学生活动】辨析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完成“学习任务二”。【设计意图】通过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对比,分清三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在物质类别、物质组成和物质性质方面对化合物和混合物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教师活动】为了更好地区别纯净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绘制了下图。由图可知:单质与化合物存在并列关系,都属于纯净物;化合物与含氧化合物存在包含关系;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存在包含关系。【学生活动】根据图示搞清楚纯净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图示法更加直观地使学生明白纯净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教师活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物质中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和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纯净物可以按照组成元素的种类分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和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可以继续分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和其他化合物。【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三”。【设计意图】结合前面学习的化合物、混合物,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渗透分类的化学思维。课堂小结本节课首先通过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得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然后通过列表法比较使学生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以及化合物和混合物之间的区别。而在学习纯净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时则运用了图示法,加深学生理解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的区别。最后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使学生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第2课时)一、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1.化合物和单质2.氧化物3.概念的比较二、物质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