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课 题 1.2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利用身边的物品,举例说明和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交流法 观察法教学准备 教材 多媒体课件 视频资料 玩具车 玩具人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补充一、情境导入 展示一个运动视频,设计悬念。 了解运动(展示图片) 革命运动 电磁运动 生命运动 机械运动 展示两幅图: 学生活动: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二、讲授新课 探究点一 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教师强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有两种情况①两个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②两个物体间方位发生变化,也叫位置变化) 探究点二 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有的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板书) 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相同吗?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教师多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点三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探究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 问题分析 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 归纳总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板书) (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板书) 拓展教学: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规律总结 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三、巩固练习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2020春·环江县期末)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小明旁边的座位 B.路边的树木C.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D.沿途的路灯 3.(2020秋·鹿城区校级月考)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小明认为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迎面而来的车辆C.街道两边的房屋 D.他所骑的电动车 4.(2020·烟台)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A.河岸 B.行船 C.岸边的房屋 D.远处的树 5.(2020秋·陆川县期中)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C.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来谈谈你们的收获。B板书设计 1.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 二、参照物 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作 业 布 置 1.课后同学们就以身边的事物为例描述一下运动并完成教材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题; 2.提前预习第3节《运动的快慢》的内容。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