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两种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发声体___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2.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_________、学习和工作的_____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做无规则振动时正常休息声音干扰知识精讲乐音与噪声的辨别:噪声的等级与危害1.人们用____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计量_____________的单位.2.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的强弱等级不能超过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的强弱等级不能超过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的强弱等级不能超过___dB.分贝声音强弱等级907050注意: 0 dB不是没有声音,是听觉下限.噪声的控制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2.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防止噪声_____;阻断噪声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_.产生传播进入耳朵具体的防治措施如图所示:噪声及其来源典例1 [2022·桂林]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教室里的读书声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经典例题D变式1 [2021·郴州]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下列有关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超声波洗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D.音乐不可能是噪声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典例2 [湘西州中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A.mm B.cm C.dm D.dBD变式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速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C.“声纹锁”主要是依据音色辨别声音的D.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防治噪声的途径典例3 [2022秋·蓬莱市期中]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变式3 [2022秋·天桥区期中]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下列措施中主要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的是( )A.教室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视情况配戴防噪声的耳罩C.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D.剧场内墙壁用吸音材料装饰1.[2022秋·青羊区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把高于20 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波B.医生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清洗牙齿等C.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优美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D.人们可以利用监测次声波来预报地震、台风和海啸2.手机蓝牙音箱因为可以使手机实现无线连接音乐播放,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关于蓝牙音箱说法正确的是( )A.蓝牙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B.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C.音箱发出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D.手机蓝牙音箱发声是发声部位振动产生的3.[2022秋·房山区期中]如图所示,是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约8 000年的骨笛,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具有巨大的文物和考古价值.关于骨笛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吹骨笛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骨笛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4.[2022·贺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0 dB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B.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C.1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5.为了保证老师们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学校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 )A.0 dB以下 B.50 dB以下C.70 dB以下 D.90 dB以下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噪声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B.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被减弱C.在自习课上,所有影响他人学习的声音都应该禁止D.噪声传到人耳处时就无法减弱了7.[2022秋·宾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张“网红”照片,我国航母上的起飞助理正在给出战机做起飞手势,起飞助理需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慢声音传播的速度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2022秋·南海区期中]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谢谢观看(共16张PPT)第三节 声的利用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当我们听到雷声时,就知道可能要_____.(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能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的螺丝.(3)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判断病人_____的工作情况.这些都是声音传递_____的例子.下雨松动内脏信息知识精讲2.回声定位:(1)定义: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遇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_____和_____,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_________.(2)回声定位的应用: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渔民可以获得鱼群的信息.时间方位回声定位声呐声与能量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声波与水波类似,水波可以传递_____,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传递能量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_____精密器件.(2)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_____.(3)工厂可以使用超声除尘器净化烟囱里的黑烟等.声波能量清洗结石声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的辨析:(1)传递信息——通过声我们知道了什么.(2)传递能量——利用声我们改变了什么.声与信息典例1 [2022秋·潼南区期中]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老师讲课B.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玻璃震破C.超声波去除牙结石D.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经典例题A变式1 [2021秋·鼎城区期末]请你分析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看病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与能量典例2 如图所示是一款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 Hz~60 Hz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关于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次声波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量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声源不需要振动C变式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请你选出正确的选项(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B.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C.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D.远处传来的闷雷声震得玻璃好像要碎了,这是声能传递信息1.[2022秋·长沙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①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信息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医用B超诊断仪⑥超声波清洗眼镜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2.[2021·陕西]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 000 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不同3.[2021·黑龙江]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4.[2022·鄂尔多斯]人类是利用声的高手.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的响度很大C.太空授课时航天员能和地面交流,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优美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5.[2022·云南]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填“音调”或“音色”)不同.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音调能量6.[2021·黄冈]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课堂上展示“会跳舞的烛焰”:将扬声器对准蜡烛的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就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烛焰会跳舞是由于声波能传递_____.我们能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判断的.能量音色谢谢观看(共25张PPT)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音调物理学中,声音的_____叫做音调.(1)频率:表示物体_____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_________.频率越大,音调_____;频率越小,音调_____.(2)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 Hz~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低振动赫兹(Hz)越高越低知识精讲响度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___________叫做响度.(1)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表示物体振动的幅度.(2)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______越大,_____越大.②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就越小.强弱或大小振幅响度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b.有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c.响度足够大:可引起耳膜振动;d.频率在 20 Hz~20 000 Hz之间.音色音色:音色又叫音品,是声音给人耳感受的特征.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就不同.材料结构音色声音三特性的波形显示1.响度与音调:2.音色:(1)不同的发声体在示波器上的波形_____.(2)相同的发声体在示波器上的波形_____.不同相同音调降低音调升高响度变小响度变大1.声音三特性的辨别:2.3.振幅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频率(音调)不变.音调典例1 [新疆中考]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振幅经典例题A变式1 如图所示,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人们是依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发生变化来这样判断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以上三个特征响度典例2 济南龙门山喊泉,气势如虹,蔚为壮观,被大家称为“网红喊泉”.有趣的是,这处喷泉会跟随声音的大小,喷出高低起伏的水柱,控制喷泉水柱高度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C.响度 D.速度C变式2 戴口罩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音色典例3 [2022·青岛]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辨别出青蛙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C变式3 [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2.物理上常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特点.甲、乙两个音叉发声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3.“海豚音”学名叫做“哨音”,有人认为这种声音听起来像是海豚的叫声,所以起名为“海豚音”.“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振幅大C.响度大 D.音色好4.许多成语对声现象都有着生动的描述,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调的是( )A.声如洪钟 B.声如磬玉C.曲高和寡 D.销声匿迹5.平阴县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陶笛兴趣课上,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听到陶笛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为什么陶笛会发出不同的声音B.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小孔之间有什么关系C.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D.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6.下列关于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B.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C.回音的传播速度不改变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快7.[2022·黑龙江]在校园合唱比赛中,老师将同学们分为高音部和低音部,他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振幅 D.音色8.二胡(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家在演奏前,总是要调节琴轴以调整弦线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二胡声音的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音调9.笛子是一种民间乐器,B处是薄膜,用手按住C、D、E、F、G、H、I洞口时,可吹出不同的音阶(如图所示),当笛声发出“3”“5”“6”音阶时,敞开的洞口分别是__、__、__.GED10.[2022·重庆]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_____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振动音色谢谢观看(共23张PPT)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2.声源:_____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一切正在_____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停止,_____也停止.振动发声发声振动振动发声知识精讲“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表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__传声.在月球上,宇航员说话对方听不见,因为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介质中以___的形式传播.3.常见发声体的辨识:弦类乐器发声时弦在振动(如二胡、小提琴、古筝、吉他、钢琴等);管类乐器发声时空气在振动(如长笛、箫、号、唢呐等);打击类乐器发声时打击面在振动(如鼓、锣等).介质不能波声速影响因素:(1)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一般是气体中_____,液体中_____,固体中_____.(2)温度: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不同较小较大最大340 m/s回声1.回声形成原理:声源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就会被_____.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 s以上.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 vt(t表示从发出声音至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反射声音的产生典例1 [2022秋·常州期中]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用手敲桌面,一次重敲,一次轻敲,比较两次发出的声音;④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发出的声音.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经典例题A变式1 [2022秋·长沙期中]课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后,我们用手握住音叉之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A.音叉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B.音叉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C.音叉被握住后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D.音叉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典例2 [2022秋·连云港期中]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打开水龙头听到“哗哗”的流水声B.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哒哒”声C.水中的鱼被“沙沙”的脚步声惊跑D.雷雨交加的夜里听到“隆隆”的雷声C变式2 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声速典例3 [2022秋·南安市期中]在盛有水的铁质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几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A.2次,空气 B.3次,空气C.2次,铁质水管 D.3次,铁质水管D变式3 [2022秋·大兴区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回声典例4 对着山崖呼喊,人能听到回声并把它和原声区分开的是( )A.人距山崖5 m B.人距山崖15 mC.人距山崖20 m D.人距山崖很远C变式4 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反射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1.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C.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D.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3.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谈是由于( )A.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人的发声器官不能正常发出声音B.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的听觉器官受到影响C.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D.穿着宇航服,直接交谈不方便4.小宇无意识地敲了一下桌子,桌子上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波的传播途径是( )A.桌子→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C.桌子→鱼缸→水→鱼D.空气→水→鱼5.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A.为了教室的美观B.改变声音的速度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6.[2022秋·长沙期中]如图所示是涛涛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变小真空不能传声7.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能传声手阻止棉线的振动,发声停止8.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堵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紧贴桌面,敲击桌子,能听到敲击声;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③鼓面上放黄豆,敲击鼓面,听到声音同时看到黄豆在跳动;④潜水员下潜到水中,依然能听到岸上的响声.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____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填序号)②③①④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x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声的利用.pptx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pptx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