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习 题课件(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习 题课件(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节 测平均速度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
2.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
知识精讲
(1)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2)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金属片(确定终点的位置,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4)_____(使小车获得速度且做变速运动).
刻度尺
停表
斜面
3.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地滑下(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4.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
5.实验中增大或减小平均速度的操作(改变斜面倾斜程度).
6.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
7.误差分析:
(1)小车经过终点后停止计时,时间测量值偏大,速度测量值偏小.
(2)小车经过初始点后开始计时,时间测量值偏小,速度测量值偏大.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倾角过大小车滑行太快,不易测量时间;倾角过小造成各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2)小车运动距离(或时间)的测量要“头到头”“尾到尾”.
变速运动
典例1 如果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分钟的时间内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6 m,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这个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这个物体可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③这个物体每秒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 cm
④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1 m/s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经典例题
C
变式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沿直线先骑车然后步行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同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该同学步行的路程为1 440 m
③该同学骑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6 m/s
④该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2 m/s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测平均速度
典例2 [2021秋·济源期末]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本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27 m/s
B.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则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C.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vBC>vAC>vAB
D.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
变式2 [2022·毕节]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
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 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_____cm,
BD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
0.1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1.[2022秋·光明区期中]如图所示,小红在十一假期期间记录了自家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该汽车在0~30 s内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该汽车在0~20 s内经过的路程为600 m
③该汽车在10~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某一物体,已知它在前24 m匀速运动,速度是4 m/s,后
24 m也是匀速运动,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3.[2022秋·临沂期中]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 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 s~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0~1 s比3 s~5 s运动得慢
C.物体在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4 m/s
D.物体在5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
C.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5.[2021·铜仁]如图所示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
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的速度;0~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大于
0.25
6.[2022·百色]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
时间,应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
sAC=_____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
减小
3
80.0
0.16
谢谢观看(共28张PPT)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路程越长,它运
动得就越___.
2.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的
时间越短,它运动得就越___.


知识精讲
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与_____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 .
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
5.换算关系:1 m/s=3.6 km/h.
快慢
路程
时间
6.认识交通标志牌:甲表示限速________,乙表示距离济南
_______.
40 km/h
328 km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且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象: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
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直线
快慢不变
运动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1)看清横、纵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单位及分度值,判断图象类型.图甲为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为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图象相关判断和计算:
①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如 a)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b、c).
②直线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的值越大,在图甲中vc>vb.
③速度计算:在图线上选取一整数点,根据v= 计算速度(仅限于经过原点的斜线).
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随时间而
变化的,运动的情况比较复杂,只能用平均速度来_____描述物
体的运动快慢.
粗略
平均速度
1.定义:表示物体运动时的_________.
2.公式:v= .
平均快慢
3.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区别:
(1)在计算平均速度时,s和t之间必须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是在哪段时间内,或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绝对不能认为是各段路程速度的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应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典例1 如图所示是学校百米赛跑的情景,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不被采用的是(   )
A.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B.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C.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D.观众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经典例题
B
变式1 如图所示是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乙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
典例2 一个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该物体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C.该物体的速度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与s、t无关,但s与t成正比
D
变式2 [2021·德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
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匀速直线运动
典例3 [2022秋·大兴区期中]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反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
变式3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AB段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了7 s
C.AB段的速度是14 m/s
D.OA段的运动速度比BC段的速度小
1.[2022·长沙]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
2.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如图所示为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裁判员判断图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C.藏羚羊奔跑速度可达72 km/h,比苏炳添比
赛时的速度慢
D.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2∶1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
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8 s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12 s
4.[2021秋·新兴县期末]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
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___
_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_________快慢,公式为v= ,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 m/s=____km/h.一
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
汽车速度为___km/h.
相同时间
比路程
物体运动
3.6
90
5.[2022·襄阳]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
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
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 t图象,它在第25s
时的速度为___m/s.
运动
10
6.[2022·菏泽]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
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 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
速度为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_____.
4
向西
7.[2022·常州]2021年12月22日,常州发生4.2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7×
103 m/s,S波的传播速度是3.5×103 m/s,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21 h 46 min 07 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 h 46 min 09 s探测到S波,问:
(1)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
(2)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解:(1)由题意可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
t=21:46:09-21:46:07=2s,
设地震局距震源的距离为s,由v= 可得,
=2 s,即 =2 s,
解得:s=14 000 m;
(2)由v= 知,t′= =2 s,
21 h 46 min 07 s-2s=21 h 46 min 05 s,
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为:当日21 h 46 min 05 s.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