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荷叶·母亲》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本单元属于“亲情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首散文诗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动人场景,歌咏母爱,表现荷叶母亲美好而伟大的形象。《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感知美和感受爱的能力,能很好的把握诗歌展现的画现,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他们对亲情的理解比较切近、平易,有感受生活的愿望。小学阶段学习了许多亲情类的文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课堂上营造一种“朗读情境”,采用有感情的朗读和情景创设让学生能够酣畅淋漓的倾泻自己的情感。结尾段落的作用和借物写人的手法,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教学目标:《荷叶·母亲》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本单元属于“亲情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首散文诗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动人场景,歌咏母爱,表现荷叶母亲美好而伟大的形象。《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教学难点:通过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荷叶·母亲》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本单元属于“亲情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首散文诗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动人场景,歌咏母爱,表现荷叶母亲美好而伟大的形象。《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二、介绍冰心及其“爱的哲学”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三、听读,感知诗歌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和老师一起听读课文,让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画面。听完告诉大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红莲菡萏、雨打红莲、荷叶护莲四、逐字逐句品母爱1.齐读课文,略作批注,畅谈读后感 。朗读指导:字音准确,语速舒缓,语调轻柔,饱含深情2. 思考: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同学们都能把握住通过红莲的遭际引出对母爱的感知,那么文章是怎么一步一步由眼前之景触发心中之情的呢?合作思考阅读4-9段,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文中几次写到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情形?2.各是怎样由红莲由初开时婷婷到风雨中的左右欹斜再到荷叶保护下的安然无恙?3.小组合作:勾画出具体描写红莲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点评:这是一朵 的红莲。(勇敢的,慈爱的,坚强的……)A.文中的“立”能不能换成“长”?看到这株红莲你会产生什么情感,你试着读一读?B.雨打红莲:柔弱无助,正遭受暴风雨袭击的红莲。哪些词能体现红莲的柔弱无助?应该怎么读?C.荷叶护莲:幸福幸运的红莲。当这株美丽的红莲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倾侧下来。为她遮挡风雨,帮助红莲顺利躲过了暴风雨。这部分应该怎么读?五、字斟句酌悟母爱1.一篇好文就如一杯酒,一盏茶,不能浅尝辄止,需要反复的咀嚼朗读,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触动心灵的句子,读出温婉,读出水样的柔情。美点聚焦:“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带领同学们去感悟。句式之美:反问句式,加强语气,突显母爱的伟大;比喻之美: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子女,以心中雨点喻人生路途的坎坷;抒情之美:直抒胸臆,呼告,第一人称直接抒情2.总结本文写作特色:借物喻人托物言情融情于景线索贯穿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六、一字一句写母爱文章篇末一句,聚多种美感于一身,请同学们仿照这句,表达这篇文后对母爱的独特理解与体验。例句:“母亲啊!你是 ,我是 ,心中的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例:母亲啊,你是泥土,我是花草,当我在太阳下炙烤时,除了你,谁还能滋润我干涸的心灵;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船,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七、结束语出示龙应台《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孩子们,你们现在就像一朵朵娇弱的红莲,母亲会竭力保护你们,为你们创造最好的生活环境,可母亲也终究会老去,当有一天母亲需要你们荫蔽的时候,请你牵住她的手!做好她的红莲!八、作业设计请同学们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进一步感受“爱的哲学”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层层进行,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听读,品读,悟读中感受画面之美,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以朗读为主,通过多角度的读,学生能读出情感,从中感悟母爱的伟大。最后再拓展学习写法,让学生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在反复、多样的阅读中品味,在阅读中收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因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语文术语基础略显薄弱,且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和能力都还相对薄弱,还需要加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