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气候与人类活动”学案 【教学目标】1、 地理知识: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正确地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2、地理方法和能力:通过对图片、地图等地理信息的提取、对比、实例分析说明、归纳等;学生独立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3、地理情感: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气候与人类的相互影响【教学流程】气候与生产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活动一:区域土地经营策略分析A、B、C三个区域分布适合经营什么样的农业A区域:B区域:C区域:(2)气候影响农作物的类型(3)气候影响农作物熟制活动二:结合教材图B,我国农耕区,不同温度带农作物熟制依次为?对于农作物来讲,热量达不到要求便难以生长,而热量的多少可以决定农作物在一年中可以播种的次数。结合教材57页图日和中国温度带分布图找到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熟制。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2、气候异常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3、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1、气候与服饰活动三:讨论分析他们的服饰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气候与房屋活动四;讨论下图中的房屋特点和气候有什么关系。练习:1、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一熟或两年2、热带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红壤比较肥沃 B.劳动力充足,有丰富的耕作经验C.全年生长期较长,水热条件好 D.平原面积广大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渔业 B.交通 C.农业 D.工业4、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降水 B.气温C.环境意识 D.宗教信仰5、该地建筑为平顶,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大 B.气温高 C.日照强 D.降水少6、这类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A.广东 B.云南 C.浙江 D.新疆课后作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学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