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表内除法3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重点难点】: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2、知道在求每份的数量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教具学具】: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5分钟)1、判断。下面各种分法是平均分的方法吗?(1)// /// // ( )(2)⊙⊙ ⊙⊙ ⊙⊙ ( )2、8个梨,每4个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二、合作探究:(10分钟)1、例题:把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组内讨论出结论2、教师出示教具用小棒当桃子在黑板上演示。3、教师引导点评、得出结果三、展示提升:(8分钟左右)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平均分成6份,每份()根。1、小组交流、用小棒摆一摆。2、派出代表到黑板上展示。3、教师指正、评价激励。四、小结强调:(2分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种是先确定每份有几个,第二种是先确定份数。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五、检测反馈:(10分钟)想想做做:46页1、2题。(1)10个圆片,每2人一份,分成()份。(2)10个圆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个。(3)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3人,分成()组。(4)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2组,每组()人。六、拓展延伸:(5分钟)想想做做:47页第6题。观察图片,小兔是怎样分的?小鸡呢?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