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课 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知道物理源自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教学难点 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 观察法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 直尺 白纸 音叉 乒乓球等。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补充一、情景引入 课件播放: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 引导提问:我们说话的声音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及大千世界里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声音的产生 小组探究: 1.如何让一张纸发出声音? 2.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3.观察鼓面发声?4.观察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和乒乓球,让学生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这几个实验大家可以直接感知,有利于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 把以上实验对比分析如下: 发声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白纸白纸在振动不振动声带喉咙部位在振动不振动鼓面鼓面在振动不振动音叉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不振动音叉手感觉发麻不振动音叉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不振动提出问题: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声源? 3.你还知道哪些发声体?他们都是怎样发声的?(自主回答) 知识小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随之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探究二:声音的传播 (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视频播放: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然后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之后再将空气慢慢注入,再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让学生自主回答): 归纳总结:当往外抽气时,空气减少,声音减弱,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时,声音又增强了。 1.同桌配合完成29页想想做做。 实验现象:耳朵在桌面上的这个同学听到了声音。 2.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 实验现象:旁边的人听到石头碰撞的声音。 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二):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课件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2.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探究三: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小组讨论: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讨论回答:计时员是看发令枪打出的烟记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2.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讨论回答:之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在空气的速度远远大于声速。 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引出声速的概念。 小组讨论: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指导学生自学:《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课本30页) 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讨论回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 2.15摄氏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讨论回答:340m/s) 1.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 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探究四:回声 师: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下雪天为什么会觉得比平常寂静 学生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川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而声音遇到多孔和柔软的物体时会被吸收。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课本30至31页科学世界 三、课堂练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要靠 ( 介质 ),且以( 波 )的形式传播出去。3.声音在真空中( 不能 )传播。 4.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340m/s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来谈谈你们的收获。板书设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15℃空气中,V声=340m/s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4.回声: (1)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2)作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量距离 作 业 布 置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