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气候一、选择题1.(2022八上·东方期中)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的我国气候特征是(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小C.南北干湿差异显著 D.冬季南北温差大【答案】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南北气温差异大的特点,故答案为:D。【点评】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022八上·神木期中)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A温度带属于( )A.热带 B.中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3.B温度带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答案】2.D3.A【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点评】图中的E是寒温带地区,B是中温带,A是暖温带,C是亚热带,D是高原气候区,F是热带。2.A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3.B是暖温带,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A正确。故答案为:A(2022八上·神木期中)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A.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5.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答案】4.C5.A【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季风区降水,非季风区降水少。4.A、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A错误;B、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分配在夏季,B错误;C、我国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正确;D、我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D错误。故答案为:C5.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南方地区降水多,容易导致洪灾,北方地区降水少,容易导致旱灾,A正确。故答案为:A(2022八上·南充期末)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基国土面积超过9成。读“全国抗冻地图”和“我国冬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A.人口少 B.海拔高 C.距海近 D.纬度低7.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A.暴雨 B.寒潮 C.沙尘暴 D.台风【答案】6.D7.B【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特殊天气【解析】【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2)寒潮是指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来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6.读图分析可知,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由于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无须抗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根据“我国冬季风示意图”分析可知,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因此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寒潮。暴雨、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沙尘暴大多发生在春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3八下·华蓥期末)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右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9.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A.甲—亚热带 B.乙—青藏高原区C.丙—暖温带 D.丁—中温带【答案】8.D9.A【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8.我国的竹子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部分地区,可知气候是影响竹子分布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答案为:D9.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在亚热带地区竹子分布最为广泛,A正确。故答案为:A10.(2023·扶余模拟)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为其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是因为我国( )A.平原面积辽阔 B.地形复杂多样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解析】【分析】我国面积广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各种物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生长区域;故答案为:C。【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11.(2023·宿城模拟)我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气温最高的区域出现在( )A.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附近 B.青藏高原地区C.吐鲁番盆地 D.海南岛上【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区,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炎热干燥;故答案为:C。【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12.(2023八下·抚宁期末)我国降水差异的主要表现为(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向东递减C.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D.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答案】A【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我国东南部地区距离太平洋距离近,受海洋影响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我国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东南向西北递减,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降水南部地区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13.(2023·牡丹江)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气温 C.降水 D.地形【答案】B【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因为南部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B正确;海陆位置、降水和地形都不是植物花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导致我国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北方地区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离冬季风又近,气温很低。(2023八下·易县期末)2023年1月20~22日,漠河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记录,连续三日最低气温跌破零下50℃.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以下关于漠河的描述,错误的是( )A.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漠河是我国最北的城市C.漠河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城市D.漠河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黑15.下列关于漠河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而漫长 B.属于寒带气候C.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 D.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16.位于漠河的北极村被称为“不夜城”,原因是该地存在一天内太阳落山到升起只间隔三个小时的现象。这一天最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14.C15.A16.B【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1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是黑河不是漠河,另一端是腾冲;故答案为:C。15.A.漠河纬度高,冬季寒冷又漫长,A正确;B.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只是因为纬度高所以气温更低,B错误;C.漠河位于秦淮一线以北,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C错误;D.影响漠河气温的因素是纬度,因为纬度高所以气温低,D错误;故答案为:A。16.从太阳落山到升起间隔非常短,说明这一天是昼长夜短,所以可能是夏至日;故答案为:B。17.(2023·黑龙江)横断山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横断山区南部所处纬度较低,所以山麓能看到热带景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的变化引起了植被景观的变化,所以出现了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多种自然景观。形成这一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无关,C正确,AB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2023八上·北海期末) 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油菜生长状况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主要原因是它们同位于(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19. 同一时期①②③三地出现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20. ②③地区耕地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答案】18.C19.B20.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油菜的种植分为冬油菜(9月种5月收)和春油菜(4月种9月收),冬油菜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主要集中于西北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由于气候土壤不同,油菜收割的时间也不同,同时东北西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由于纬度不同油菜收割时间也不同。18.从图中③地位置可知,③地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同位于暖温带地区,故答案为:C。19.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是云南省,②地是长江流域,③地是华北地区,三地主要是由于所处纬度不同,使得同一时期出现油菜的不同生长阶段,结合题意,故答案为:B。20.读图可知,②地是水田,③地是旱地,北方平原广阔,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影响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条件的显著差异,故答案为:D。二、综合题21.(2022八上·韩城月考)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图1)和甲地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图1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填“冬”或“夏”)季风:②是来自印度洋的 (填方向)季风。(2)在我国,把受①、②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①、②季风的势力强弱、进退早晚几乎每年都不同,往往会造成 灾害。(3)甲地属于 气候,冬季气候特征是 。【答案】(1)夏;西南(2)季风区;夏(或夏秋);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旱涝(或水旱(3)亚热带季风;温和少雨【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根据图1的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②气流是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2)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3)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2.(2021八上·埇桥期中)读下图,完成问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属于 区,B属于 区(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 。(3)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4)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5)冬季,我国盛行 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 (大或小),主要原因是 。【答案】(1)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季风;非季风(2)夏季风(3)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4)旱涝(5)偏北;寒潮;小;盆地周围山脉,阻挡来自北部的冬季风【知识点】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由图可得,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图中A属于季风区,B属于非季风区。(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夏季风,由于海陆位置,山脉阻挡等原因,来自东部海洋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内陆地区。(3)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面的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4)夏季风强,降水多;夏季风弱,降水少,因此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5)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等灾害。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岭环绕,北部山脉阻挡着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因此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小。【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3.(2021八上·百色期末)寒假里,在上海读书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同学小强随爸爸妈妈到南宁去旅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哈尔滨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南宁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2)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的是上海、哈尔滨、南宁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请给这三个城市选择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图(填字母):上海 ;哈尔滨 ;南宁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很轻松,只带了T恤和毛衣。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答案】(1)亚热带;湿润;中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2)B;A;C(3)南北温差大【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可知,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哈尔滨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南宁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三城市由南向北依次是南宁、上海、哈尔滨。根据三幅图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可知,三城市气温由高到低、降水由多到少依次是:C、B、A,因此可知,A是哈尔滨,B是上海,C是南宁。(3)根据题意可知, 寒假里,在上海的小明到哈尔滨去, 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说明哈尔滨很冷;小强到南宁去旅游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南宁很暖和。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南北温差大。故答案为:(1)亚热带;湿润;中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2)B;A;C;(3)南北温差大。【点评】(1)根据各地获得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草原、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2)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1 / 1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气候一、选择题1.(2022八上·东方期中)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的我国气候特征是(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小C.南北干湿差异显著 D.冬季南北温差大(2022八上·神木期中)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A温度带属于( )A.热带 B.中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3.B温度带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2022八上·神木期中)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A.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5.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2022八上·南充期末)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基国土面积超过9成。读“全国抗冻地图”和“我国冬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A.人口少 B.海拔高 C.距海近 D.纬度低7.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A.暴雨 B.寒潮 C.沙尘暴 D.台风(2023八下·华蓥期末)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右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9.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A.甲—亚热带 B.乙—青藏高原区C.丙—暖温带 D.丁—中温带10.(2023·扶余模拟)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为其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是因为我国( )A.平原面积辽阔 B.地形复杂多样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11.(2023·宿城模拟)我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气温最高的区域出现在( )A.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附近 B.青藏高原地区C.吐鲁番盆地 D.海南岛上12.(2023八下·抚宁期末)我国降水差异的主要表现为(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向东递减C.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D.自西北向东南递减13.(2023·牡丹江)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气温 C.降水 D.地形(2023八下·易县期末)2023年1月20~22日,漠河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记录,连续三日最低气温跌破零下50℃.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以下关于漠河的描述,错误的是( )A.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漠河是我国最北的城市C.漠河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城市D.漠河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黑15.下列关于漠河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而漫长 B.属于寒带气候C.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 D.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16.位于漠河的北极村被称为“不夜城”,原因是该地存在一天内太阳落山到升起只间隔三个小时的现象。这一天最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7.(2023·黑龙江)横断山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2023八上·北海期末) 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油菜生长状况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主要原因是它们同位于(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19. 同一时期①②③三地出现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20. ②③地区耕地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二、综合题21.(2022八上·韩城月考)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图1)和甲地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图1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填“冬”或“夏”)季风:②是来自印度洋的 (填方向)季风。(2)在我国,把受①、②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①、②季风的势力强弱、进退早晚几乎每年都不同,往往会造成 灾害。(3)甲地属于 气候,冬季气候特征是 。22.(2021八上·埇桥期中)读下图,完成问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属于 区,B属于 区(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 。(3)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4)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5)冬季,我国盛行 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 (大或小),主要原因是 。23.(2021八上·百色期末)寒假里,在上海读书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同学小强随爸爸妈妈到南宁去旅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哈尔滨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南宁处于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2)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的是上海、哈尔滨、南宁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请给这三个城市选择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图(填字母):上海 ;哈尔滨 ;南宁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很轻松,只带了T恤和毛衣。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南北气温差异大的特点,故答案为:D。【点评】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答案】2.D3.A【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点评】图中的E是寒温带地区,B是中温带,A是暖温带,C是亚热带,D是高原气候区,F是热带。2.A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3.B是暖温带,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A正确。故答案为:A【答案】4.C5.A【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季风区降水,非季风区降水少。4.A、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A错误;B、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分配在夏季,B错误;C、我国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正确;D、我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D错误。故答案为:C5.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南方地区降水多,容易导致洪灾,北方地区降水少,容易导致旱灾,A正确。故答案为:A【答案】6.D7.B【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特殊天气【解析】【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2)寒潮是指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来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6.读图分析可知,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由于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无须抗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根据“我国冬季风示意图”分析可知,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因此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寒潮。暴雨、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沙尘暴大多发生在春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8.D9.A【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8.我国的竹子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部分地区,可知气候是影响竹子分布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答案为:D9.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在亚热带地区竹子分布最为广泛,A正确。故答案为:A10.【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解析】【分析】我国面积广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各种物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生长区域;故答案为:C。【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11.【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区,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炎热干燥;故答案为:C。【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12.【答案】A【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我国东南部地区距离太平洋距离近,受海洋影响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我国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东南向西北递减,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降水南部地区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13.【答案】B【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因为南部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B正确;海陆位置、降水和地形都不是植物花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导致我国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北方地区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离冬季风又近,气温很低。【答案】14.C15.A16.B【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1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是黑河不是漠河,另一端是腾冲;故答案为:C。15.A.漠河纬度高,冬季寒冷又漫长,A正确;B.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只是因为纬度高所以气温更低,B错误;C.漠河位于秦淮一线以北,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C错误;D.影响漠河气温的因素是纬度,因为纬度高所以气温低,D错误;故答案为:A。16.从太阳落山到升起间隔非常短,说明这一天是昼长夜短,所以可能是夏至日;故答案为:B。17.【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横断山区南部所处纬度较低,所以山麓能看到热带景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的变化引起了植被景观的变化,所以出现了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多种自然景观。形成这一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无关,C正确,AB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答案】18.C19.B20.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油菜的种植分为冬油菜(9月种5月收)和春油菜(4月种9月收),冬油菜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主要集中于西北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由于气候土壤不同,油菜收割的时间也不同,同时东北西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由于纬度不同油菜收割时间也不同。18.从图中③地位置可知,③地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一样,同位于暖温带地区,故答案为:C。19.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是云南省,②地是长江流域,③地是华北地区,三地主要是由于所处纬度不同,使得同一时期出现油菜的不同生长阶段,结合题意,故答案为:B。20.读图可知,②地是水田,③地是旱地,北方平原广阔,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影响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条件的显著差异,故答案为:D。21.【答案】(1)夏;西南(2)季风区;夏(或夏秋);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旱涝(或水旱(3)亚热带季风;温和少雨【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根据图1的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②气流是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2)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3)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2.【答案】(1)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季风;非季风(2)夏季风(3)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4)旱涝(5)偏北;寒潮;小;盆地周围山脉,阻挡来自北部的冬季风【知识点】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由图可得,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图中A属于季风区,B属于非季风区。(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夏季风,由于海陆位置,山脉阻挡等原因,来自东部海洋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内陆地区。(3)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面的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4)夏季风强,降水多;夏季风弱,降水少,因此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5)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等灾害。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岭环绕,北部山脉阻挡着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因此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小。【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3.【答案】(1)亚热带;湿润;中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2)B;A;C(3)南北温差大【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可知,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哈尔滨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南宁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三城市由南向北依次是南宁、上海、哈尔滨。根据三幅图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可知,三城市气温由高到低、降水由多到少依次是:C、B、A,因此可知,A是哈尔滨,B是上海,C是南宁。(3)根据题意可知, 寒假里,在上海的小明到哈尔滨去, 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说明哈尔滨很冷;小强到南宁去旅游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南宁很暖和。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南北温差大。故答案为:(1)亚热带;湿润;中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2)B;A;C;(3)南北温差大。【点评】(1)根据各地获得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草原、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2)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气候(学生版).docx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气候(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