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辽西夏吐蕃大理北宋多民族政权并立建国时间:916年建国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改国号: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幽云十六州3、辽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1)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2)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3)开国不久,建立孔庙,春秋祭祀;(4)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5)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6)制定成文法。1、视频反映了宋与北方少数之间存在怎样关系?2、视频中提及了宋辽之间哪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你怎样认识。澶州之战宋真宗赵恒寇准澶渊之盟在你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约?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因澶州又名澶渊,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蒋复璁: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澶渊之盟后,宋的稻米瓷器茶叶,以及辽的马羊骆驼等,都得以在边界交易,双方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战事,不失为有远见的盟约短暂的和平是宋代朝廷妥协政策的产物.每年送给辽大量的钱财都要由百姓承担,对于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曲辱的盟约全面辩证讨论:澶渊之盟的影响积极影响大 消极影响大是否推动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1)乳酪传入中原(2)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3)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农牧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宋徽宗再次下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开始在我国西北活动,以游牧为生,尚武而勇猛,党项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农业相当发达。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元 昊西夏建立庆历和议庆历四年(1044)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结束战争状态。宋每年予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议和1044年西夏统治者是怎么巩固统治的?1.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2.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3.仿效中原设科举4.用汉字铸造钱币。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农耕政治制度(包括科举制)思想、文字生活习俗(食品、服装)契丹文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钱币辽西夏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北宋辽西夏汉族契丹党项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元昊960年10世纪初11世纪前期东京(汴京)上京兴庆辽西夏北宋阿保机上京916年东京960年契丹1038 年党项兴庆元昊赵匡胤汉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元昊出兵元昊主和1004年共同开发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地区和战战小结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21教育网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21cnjy.com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21·cn·jy·com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www.21-cn-jy.com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1·世纪*教育网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1·c·n·j·y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教学过程:一、宋辽和战展示图片: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情况指导学生根据地图,认识北宋时期当时政权分布情况,从总体上认识,也从中认识宋和隋唐不同,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www-2-1-cnjy-com辽政权的建立指导学生演示课本内容,适当补充有关知识介绍契丹的强大,并对课本插图进行简单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1-c-n-j-y请学生列举辽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概括归纳。学生认识农牧文化的交融。播放视频,设置以下问题: 视频反映了宋与北方少数之间存在怎样关系? 视频中提及了宋辽之间哪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你怎样认识。根据视频认识宋辽之间的战与和,并引出澶渊之盟。出示澶渊之盟部分内容,设置问题在你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约?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认识澶渊之盟。教会学生正确历史评价方法。2.宋辽之间的文化交流设问:上面我提及到辽从北宋那里吸收了哪些先进文化?学生对前面内容进行回顾。设问: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出示图片。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如下:1)乳酪传入中原2)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3)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二、宋夏之间的关系:1.夏政权的建立。出示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简介夏政权的建立。2.宋夏之间的和战。出示《庆历和议》内容?设问:这反映了宋和西夏之间怎样的关系?出示图片,总结战争与和议对两国之间的影响。设置问题: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的? 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 仿效中原设科举 用汉字铸造钱币。三、碰撞中的融合: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现有哪些?”,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合前文内容)、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等。可利用课本插图和彩图加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彩图“契丹文字”)。“辽西夏的货币同北宋的货币的对比,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点。从中得出认识:、汉文化和与汉民族在经济方面的融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列表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小结,展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知识结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doc 十六州.wav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澶盟素材(wmv.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