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课件 (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课件 (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理高中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上节回溯
1.加速度
2.v -t 图像
3.两种打点计时器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研究某一种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一般要从某个具体事例开始。高铁出站时,可以近似看成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在它出站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是怎么变化的?
问题引入
二、知识讲解——实验思路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1.注意事项:
(1)调节滑轮的高度,使得细绳要与长木板板面平行
(2)适当选取钩码个数,避免小车的速度过大或过小。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便于打出更多的点。
(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5)在小车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及时用手挡住小车、接着挂钩,避免
发生撞击。
梳理深化
分组实验 采集数据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在测量和数据处理中可能产生哪些误差?如何减小或者避免这些误差?
3.实际测量中,通常每隔四个计时点选一个点作为计数点进行测量,请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交流讨论
分组实验 采集数据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我们用重物牵引小车的运动代替高铁出站的过程进行研究,那么要研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又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用什么器材?
实验原理
  要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要测量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就要用到打点计时器。
二、知识讲解——实验思路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在测量和数据处理中可能产生哪些误差?如何减小或者避免这些误差?
3.实际测量中,通常每隔四个计时点选一个点作为计数点进行测量,请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交流讨论
分组实验 采集数据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回顾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本实验又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
  打点计时器(带导线)、交变电源、纸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复写纸、坐标纸。
二、知识讲解——实验思路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数据处理:
(2)采集数据的方法
如图所示,一般不是直接测量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先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间的距离x1、x2、x3、x4、x5,再计算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Δx1= x1,Δx2= x2-x1,Δx3= x3-x2,Δx4= x4-x3,…
梳理深化
分组实验 采集数据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纸带的处理
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从清楚的点开始,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依次标号为0,1,2,3,4,5 (间隔不再是0.02s)(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
0.10s
0.10s
过于密集不清晰的点
问题1: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1.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速度随时间有怎样的变化关系?
2.如何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实验图像?
3.若某个点明显偏离直线,可能是什么原因及怎样处理?
4.如果小车运动是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你能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交流讨论
数据处理 归纳结论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训练3】做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相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
(1)仔细研究图像,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
(2)设T=0.1s,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像;
(3)根据图像求其加速度。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3.若某个点明显偏离直线,实验中有误差,应舍掉
图象法处理数据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处理的纸带
例:求3这个计数点的速度:
v3 = v24 = ———
x 24
2△t
x1
x2
x3
x4
x5
问题2: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5.实验误差是实验测量值(包括直接和间接测量值)与真实值(客观存在的准确值)之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不管人们主观愿望如何,也不管人们在测量过程中怎样精心细致地控制,误差还是要产生的,实验误差永远不等于零。但是通过完善实验原理、改进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能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6.某组同学实验过程中将固定打点计时器一端的木板垫高,使木板有一倾斜角度,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画出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交流讨论
数据处理 归纳结论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t/s
v/(m/s)
描绘小车的
V-t图
实验中取平均值,是减少偶然误差一种最重要的方法,直观,形象,生动,让人一目了然。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1.(2022·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一上期中)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释放小车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指出该装置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了
B.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槽码质量
C.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过远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变电源上;不需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质量;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过远,故选A、C。
AC
实验能力自测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如图乙为改正装置后打下的一条纸带的中间部分,A、B、C、D为其中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T=0.02s)。由于操作不慎,C点模糊了,小明仍用此纸带来研究。从图上可以读得A点在刻度尺上位置的读数为______cm,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最接近于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00
1.40
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2.某同学在玩具赛车的赛车场看赛车比赛时,用相机连拍功能对经过的某玩具赛车进行了连拍,然后他把连拍后的照片对应赛道位置排列好,排列好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照相机的连拍频率是每秒10片,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为了判断该赛车的运动情况,该同学对整理好的照片进行了研究。请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照相机连拍时,其拍摄周期为T=________s。
(2)图中从左向右玩具赛车在第二个位置的速度v2=________m/s,赛车在第五个位置的速度v5=________m/s。
(3)该玩具赛车在连拍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a=________m/s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