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延续文化血脉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理解文物背后传递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责任意识:通过文物的回归,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 坚定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怎样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盏玉壶见古今 展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图片 讲述薄胎玉壶的发展过程 学生欣赏并理解薄胎工艺 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一封家书显情怀 播放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片段》 思考:1、视频中出现的文物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不同朝代的文物为什么能一脉相承流传下来? 3、除此之外,提到中华文化你还能想起哪些? 个人活动:中华文化接龙 每位同学依次说出一种中华文化 活动二:找伙伴 对中华文化进行分类,并总结,同时找出中华文化的特点 教师点拨:根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时间轴来看,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个不同王朝和分裂时期,都能产生新的文化,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一脉相传的重要原因,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环节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活动:欣赏双羊鐏和女史箴图。 教师点拨:那么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些文物现在在哪里吗?没错,这些文物现在都身处海外,他们是怎么流失到海外的吗?他们都是近现代被殖民者蛮横的掳掠到海外的,这些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却在近现代的战争下流失海外,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让文物回家就成了当下的重要任务想一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环节二:悟中华文化之重要 展示:文物信件的话语 思考,大家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习总书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的含义及重要性: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含义)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习总书记: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习近平 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条归家路明美德 过渡:如果是你,会怎样让文物回归? 播放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片段》 思考: 1、从对话中你感受到哪些传统美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2、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我们青年一代该怎样向小玉壶学习? 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涵:(是什么) 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涵: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为什么)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图片赏析:杨倩、全红婵、苏炳添、肖若腾 思考:在奥运健儿身上他们是如何弘扬传统美德的,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怎么办)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③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出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一脉相承的原因。 体会文物被掠夺的惨痛教训,增强爱国情 学生回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联系 学生角色扮演不同文物 体会这些文物渴望回家的归国情 感悟习总书记话语中的文化自信 学生认真思考并讨论,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认真思考并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感悟文物背后的爱国心 认真感悟对话,树立正确价值观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存在的中华文化,明确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不是汉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通过文物流失的经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旨在让学生认识三种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更加充分的理由和底气。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对延续文化血脉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通过文物的自述,让学生明确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总书记的经典语录,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总书记对传承文化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文化自信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通过让学生体会对话背后的含义,加深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代代相传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 通过文物对祖国的认同学习让学生自觉传承和践行中华美德,做具有中华美德基因的好少年。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1、收集一个身边的美德故事向同学们传播。 2、参观博物馆并介绍其中的一件文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