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一、课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从时空观综合的角度,描述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理解地球的独特性,树立科学宇宙观。(2)从区域比较的角度,对比不同区域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异同。(3)通过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二、学习过程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知识梳理】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位置、海拔高低有关(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反之越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 ;反之越 。【拓展应用】地球自转的应用——判断东西经 :请给下方图中的经线标注上经度。地球自转的应用——航天发射基地天宫、嫦娥、玉兔、鹊桥、祝融、羲和……十年来,中国航天用硬核实力对古老的故事传说进行了全新诠释与精彩演绎,将古人对灿烂星河的憧憬与后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牵连,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一步步让“神话”走进现实。 十年来,中国航天硕果累累。……中国航天正持续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目前,我国拥有五大航天发射场,左图为中国航天发射场分布图。【问题探究】请分析火箭朝东进行发射的原因。简述在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气象条件 ,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自转线速度 ,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 ,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地形因素 地形 ,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 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课堂评价】如右图为“我国四座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四座科考站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泰山站 B.昆仑站C.中山站 D.长城站2. 四座科考站中,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站点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3~4题。3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4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下图为江苏省天一中学DriverFeng同学在上海浦东海边利用长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局部),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斜穿而过的直线是人造卫星过境、斜穿而过的断续线是飞机过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照片中的星轨(弧线)( )A.围绕的中心为南天极方向 B.是地球自转的反映C.圆圈越大表明该恒星离北极星越近 D.形成一个整圆的周期是24小时6.若图中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15°,则DriverFeng长曝光的时间约为(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4小时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8.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考点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知识梳理】归纳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中心、方向、周期和轨道、速度。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公转【问题探究】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1. 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2. 指出图中ABCD各点对应的节气和日期,标注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3. 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差异?4. 由“劳动节”到“国庆节”公转速度如何变化?5. 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课堂评价】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及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与左图中N点相同时,地球位于右图公转轨道的( )A. 甲点附近 B. 乙点附近 C. 丙点附近 D. 丁点附近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甲点时( )A.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 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C. 地球公转速度较在乙、丙、丁三点时快 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2022·广东·高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3.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考点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知识梳理】太阳直射点假设地球“直着身体”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当地球“斜着身体”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黄赤交角一轴:地轴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三角度: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 。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 ,最南到达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a.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b.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c.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d.在图中标出近日点与远日点的位置。【课堂探究】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4)今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是?(5)今天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6)一年中与今天(9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置一致的另一个日期是?【课堂评价】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023年8月22日是我国七夕节,此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秋 B.小暑 C.处暑 D.大暑2.下列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A.春分→清明 B.小暑→大暑 C.霜降→立冬 D.小寒→大寒北京时间2018年6月5日21时7分,中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月28日,风云二号H星顺利到达79°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到顺利到达79°E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A.先变快后变慢 B.一直变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一直变快4.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到顺利到达79°E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是(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一直向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