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图表资料及相关资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2.通过图表、文本等资料,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3.利用生活实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自主学习】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低压带 盛行 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 ,气候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 ,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高压带 盛行 气流,水汽不易 ,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 ,形成炎热干燥的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 ,降水较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 ,降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 ,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 ,降水 _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 ,有些地区一年内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2.案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 压控制,盛行 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 控制,温和多雨,形成 气候。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四、气候与自然景观1.原因: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2.案例(1)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 ;与之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 。(2)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 ,使得食草动物为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 。【自学指导】一、图示法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二、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自然景观总结(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景观 南北纬 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 (夏)和信风带 (冬)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岸 非洲中部、 巴西高原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热带季雨林景观 北纬10°~25°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景观 南北20°~30°之间的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 伯半岛、澳大利亚 中西部(2)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候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亚热带季 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雨,冬季温和少雨 常绿阔叶林景观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半岛中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雨常绿硬叶林景观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雨,冬季寒冷燥,落叶阔叶林景观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温带大陆 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 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针叶林景观 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3)寒带和高山气候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少 苔原景观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降水少 冰原景观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景观复杂多样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三、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读要严格把握温度(最高温、最低温、出现月份、各月温差大小)、降水(总量多少、各月分布差异、降水的季节分配),将总结出的降水与温度特点结合,进而确定气候类型名称。具体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判断半球根据最高温、最低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半球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最热月 均温确定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15 ℃ 最热月均温>25 ℃ 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 ℃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 最热月均温20 ℃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10 ℃ 极地气候以“水”定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7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 mm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 0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四、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干季(冬)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夏)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