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教学难点】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视频赏析:老师的家乡
思考:1、我的家乡怎么样?
2、谈谈分享一下你的家乡?
【新课学习】
结合老师家乡思考: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岭头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石灰岩资源丰富,村民靠开采矿石,建成水泥厂和砖窑,集体经济收入之高一度跃居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但随之而来的是粉尘蔽日,树林失色,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村民深受其害。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多年。
村里如果关停矿山、砖窑和水泥厂,集体经济收入将下降到20万元,村民收入锐减,村民情绪很大。
小组活动:我是村长
作为村长,你深感本村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关头。现已知本村的自然环境如下:
该村地处太行山脚下,海拔100-200米,三面环山,有河流穿过村庄,村域面积5.7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000余亩(其中多为松柏林)、梯田面积580亩。
小组讨论:
主题:岭头村的发展方式
要求:前后桌就近组建村委会(4人),选出村长和记录员,村长负责发言,记录员记录讨论成果;
活动时间:3分钟,发言1分钟
发言要求:“发展方式”+“原因”
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观看图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归纳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观看图片和资料展示,探究分享:“山村松柏林”与“森林公园”,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华丽转身。
我们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链接】阅读教材83页相关链接,思考: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归纳小结: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观看视频,了解新发展理念。
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视频探究:余村的转型发展之路
思考:余村的转型发展之路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什么启示?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P87)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 结合视频、材料分析,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可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遵循方针、底线等角度来思考)
活动要求:1.前后组成4人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2.小组中有一人负责将讨论的结果汇总;
3.推选小组长进行小组结果汇报。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阅读书P84页探究与分享,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①余村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余村同时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③余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生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归纳小结: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
观看视频,知道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阅读书P85页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请同学阅读书P86页相关链接,知道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阅读书P86页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归纳小结: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
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课后拓展:我的家乡--倡议明信片
你的家乡是什么美丽样子?请你拿起画笔,为家乡代言,设计一张明信片,明信片正面包含手绘家乡美景和共建美丽家乡的倡议书,背面为明信片格式。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