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科目 化学 课题 第 2 课时 物质的转化 课时 1 课时1.能对酸、碱、盐、氧化物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教学 2. 通过归纳相关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关系,建立物质转化模型,认识物质的目标 变化规律。3.能应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教学难点: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性质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 二、酸、碱、盐的性质: 【引导】回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并列举反应的实例。归纳碱和盐这两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使指示剂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回顾前面课堂内容完成课本中的思考 总结归纳酸、与讨论 碱、盐的反应规律,体现物质类别是在探究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依据。碱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的通性: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盐(金属活动性规律);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符合复分解反应规律)。【设问 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组成上有相似性: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H+,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OH- ,如果盐在组成上有相似性,那么盐在性质上也会有相似性。如碳酸盐溶液中都有碳酸根离子,所以不同的碳酸盐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设问 2】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物质的转化【过渡】通过酸、碱、盐这些物质的性质可以看出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那么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类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观察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归纳由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Ca→CaO→Ca(OH)2→CaSO4 C→CO2→H2CO3→CaCO3【总结】金 属 单 质 碱 性 氧 化 物 碱盐非 金 属 单 质 酸 性 氧 化 物 酸盐【拓展】以钠元素和硫元素为例完成下图的转化关系。三、物质间转化的应用1)物质的制备:从上述转化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制备某种物质的可能方法。①酸的制备: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盐与另一种酸反应②碱的制备: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盐与另一种碱反应③盐的制备: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盐与盐反应、酸与盐反应、碱与盐反应2)工业上物质的制备方法选择因素:要从反应的可此图是物质转化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工具,可用于深入理解物质类别与各类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也可用于设计物质转化的路径。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设备要求等方面来选择物质制备的适宜方法。 思考 1:要制取氢氧化钠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思考 2:现有原料 CuCO3,如何制备单质 Cu?四、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Cu → CuO → CuSO4 → Cu(OH)2 → CuSO4 → Cu (2)C → CO2 →CaCO3 → CaO → Ca(OH)2 → CaCl2 2、采用不同方法制取下列物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以 Fe、CuO、H2SO4 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 Cu。 (2)用 3 种方法制取 MgCl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