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1.2.2离子反应(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1.2.2离子反应(表格式)

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
§1-2-2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
-
1
-
)
1、从宏观、微观多角度认识离子反应,归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
2、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离子拆分规则,能够判断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
3、能用离子反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实验 1-3】 向盛有 2mL Na2SO4 溶液的试管 2 里加入 2mL BaCl2 溶液,观察现象。 【思考】 ①有什么现象?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 (从宏观现象以及从物质变化角度理解反应) ②混合前滴管和试管里的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 (分析微观粒子) ③混合后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 结合微观示意图请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 (结合宏观现象,从微观粒子变化角度理解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探究实验】 1、向盛有 2mL NaOH 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观察并记录实 突破从宏观物
验现象,根据 质的角度认识
微观示意图模 物质之间的反
型,分析反应 应,拓展到微
前后离子的存 观视角,从微
在形式,写出 观角度分析溶
离子反应方程 液中微粒间的
式,得出化学 相互作用,从
反应实质上是 微观角度认识
离子间反应, 反应。
使某些离子浓
度发生变化。
利用微观示意
图模型,预测
反应,用实验
证 实 预 测 结
分 析 微 观 模 果,培养实验
型、预测实验 探究和证据推
现象、通过实 理意识,通过
验验证,用离 微观示意图,
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和离
变化过程。 子反应方程式
从多角度理解
离子反应。
2、向盛有 2mL Na2CO3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 2mL 稀盐酸。 结合【实验 1-3】和【探究实验】可知,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可以发Th: ①生成沉淀:如 BaSO4、Mg(OH)2 等; ②生成难电离物质:如 H2O 等; ③生成气体:如 NH3、CO2、SO2、H2S 等; 离子共存判断依据:能够相互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三、中和反应的实质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NaOH;②H2SO4+KOH;③HNO3+Ba(OH)2 【思考】从以上三个离子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 + OH- = H2O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某一个具体化学反应的本质; 表示同一类型的各种化学反应。 四、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方法 1:化学方程式改写法 【例题】写出 Na2SO4 与 Ba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写:正确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2Na++SO 2-+Ba2++2Cl- = 2Na++2Cl- +BaSO4 ↓ 4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 2Na++SO 2- + Ba2++ 2Cl- = 2Na+ + 2Cl- + BaSO ↓ 4 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的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Ba2+ + SO 2- = BaSO ↓ 4 4 “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总结提高,整 帮助学生对离
理规律。 子反应的认识
由个别上升到
一般,形成规
律性认识。
书写离子方程 应用离子反应
式,比较得出 分析解决真实
规律。 复杂问题,形
成分析思路
方法 2:离子组分析法 【例题】写出 Na2SO4 与 Ba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分析反应物的存在形式 Na2SO4 = 2Na+ + SO 2﹣;BaCl2 = Ba2+ + 2Cl﹣; 4 ②判断哪些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难电离物质,用化学式表示这些生成物。 SO 2﹣ + Ba2+ = BaSO ↓ 4 4 ③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微粒种类和数量)守恒配平、检查 SO 2﹣ + Ba2+ = BaSO ↓ 4 4 【思考】在写这个离子方程式的时候,容易出错,原因是有一些不能拆的物质被拆成离子了,那么哪些能拆、哪些不能拆有规律吗? 电解质要不要拆为离子形式,应以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为依据。五、电解质拆写规律 1、水溶液中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① 强酸:HCl、H2SO4、HNO3 等; ② 强碱:KOH、NaOH、Ba(OH)2 等。 ③ 可溶性盐:(请观察溶解性表 120 页,找出规律)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① 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②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③ 气体:H2S、CO2、SO2 等。六、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检验 1、硫酸根的检验 思考 1:向某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否说明溶液中一定有 SO42-? 不能!存在 CO 2-干扰:Ba2+ + CO 2- = BaCO ↓; 3 3 3 BaCO3 也是白色沉淀。 听讲、记录
通过反应物全
部能拆,过渡
到只有部分能
拆,体会拆写
规律的重要性
练习训练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
分析思路,对
比实验找出出
错的原因,领
会电解质拆分
规律:电解质
要不要拆分改
写 为 离 子 形
式,应以物质
的客观存在形
式为依据。
思考 2: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能否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 不能!存在 Ag+干扰:Ag+ + Cl- = AgCl↓;AgCl 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思考 3:如何排除干扰,准确检验 SO 2-? 4 检验方法:取 1-2ml 样品于试管中,先加少量的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少量的 BaCl2 溶液。 离子反应:Ba2+ + SO42- = BaSO4↓ 现象和结论: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SO 2-。 4 2、氯离子的检验 干扰:Ag2CO3 和 AgOH 是白色沉淀,AgOH 见光易分解为黑色的 Ag2O,都会干扰 AgCl 白色沉淀的观察; 加足量的稀硝酸将溶液酸化排除干扰: 2H+ + CO 2- = H2O + CO2↑; 3 H+ + OH- = H2O ; 检验方法:取 1-2ml 样品于试管中,先加少量的稀硝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几滴 AgNO3 溶液。 离子反应:Ag+ + Cl- = AgCl↓ 现象和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Cl-。离子检验一般步骤:取样→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七、离子反应的应用——泡腾片 “泡腾片”是一种新型药物片剂,能快速溶于水,产生大量气泡,使药物有效成分高度分散成超细颗粒而有利于人体吸收。与普通片剂不同,它含有能产生气泡的崩解剂,一种崩解剂的化学成分为 NaHSO4、NaHCO3 的维生素 C 泡腾片,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 。 “泡腾片”固态很稳定,溶于水剧烈反应,再一次说明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于水才可以自由移动相互接触而反应。“泡腾片”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直接服用有窒息风险,应避免儿童接触。 通 过 离 子 反 关注化学知识
应,掌握常见 的实际应用,
离子的检验, 进一步理解离
以及检验过程 子反应。
中干扰的排除
通过离子反应 设计评价性活
在生活中的实 动,引导学生
际应用,关注 关注社会
学科知识在生
活中的作用。
八、小结 九、离子反应复习 【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 NaHSO4 溶液与 NaOH 溶液的反应; NaHCO3 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MgSO4 溶液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 【练习 2】分析 H2SO4 溶液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思考: 反应中除 Ba2+和 SO 2-结合生成可见的白色沉淀 BaSO4 外,还有 4 其它离子吗? 它们是否也能结合吗?有可见的现象吗? 如果不可见,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吗?怎么证明?思路 1:指示剂显色; 思路 2:导电性试验; 整理、总结、 明确知识结
巩固 构,体会获得
知识的过程和
方法
及时训练,巩
练习,评价, 固离子反应方
原因分析,思 程式书写的分
路优化 析思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