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三、教学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在此基础上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上来说,会很轻松。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多种多样,请同学们感受下面几种声音。(播放小提琴曲、鸣笛声、工厂机器声)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已成为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活动2【讲授】一、噪声的来源师: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实例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归纳总结:1、从物理学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播放视频:示波器显示噪声和乐音的波形)出示甲、乙两波形,学生观察两种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播放王凯讲故事:《大黑狗》中间插入歌曲《最炫民族风》学生感受: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实例吗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噪声实例。师总结:同学们列举的噪声我们可以把他们归为以下四类: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的大工业的发展而日渐突出,噪声对人们生活乃至健康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 其等级怎么表示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活动3【讲授】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是_____dB;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是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睡觉,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学生阅读后归纳总结: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2、(1)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2)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4)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练习:(1)你能读出噪声监测仪的示数吗 (2)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休息会不会受到影响 2.请同学看以下表格中声强级的分贝数,并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活动4【讲授】三、控制噪声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师生共同活动: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问题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