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学案一、知识体系二、综合应用与拓展知识点拓展——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地球上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地球产生了昼夜现象。因此,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地球是否自转没有关系。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夜交替。在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此时昼夜交替的周期将由1天变为1年。知识点拓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即一年中正午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温带地区为46°52′,年变化幅度最大,故四季分明。热带地区为(23°26′+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且变化幅度小,故终年炎热。寒带地区为(90°-当地纬度)+23°26′,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低且变化幅度小,故终年寒冷。知识点拓展——太阳日的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此外,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仅公转也能产生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但交替的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为一年,地表昼夜温差很大,不利于生命存在。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2年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大致是图中( )A.a、b两点之间 B.a、d两点之间 C.b、c两点之间 D.d、c两点之间2.航天员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时,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为( )A.25日7时03分 B.25日18时03分 C.24日18时03分 D.24日23时03分3.从飞船发射到航天员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是( )A.先变快后变慢 B.先变慢后变快 C.逐渐加快 D.逐渐变慢为搜寻马航失联飞机,中国空军2014年4月5日再次派出1架飞机赴南印度洋执行搜寻任务,并拍照取证。下图为“三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①--⑤各地,地处同一点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⑤5.关于图中①--⑤各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②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比①地大 B.④地日出总比⑤地早C.③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④地不同 D.⑤地在②地的东南方向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微信消息报平安。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消息是4点收到的。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 )A.4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7.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 )A.东三区 B.东一区 C.西二区 D.西六区8.下面是该员工到达多哈后,给儿子发的其中4条微信,不可信的是( )A.当时在萧山机场准备起飞时,看到太阳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附近B.晴朗的白天时,太阳辐射强度比杭州大C.出差期间,多哈的昼渐短夜渐长D.出差期间,多哈昼长比杭州更长干支纪日法是使用天干(10个)、地支(12个)记录日序的方法。“庚”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每10天出现一次。依照干支纪日法,夏至后(包括夏至当天)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4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下图示意日历上显示的2023年夏至日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2023年开始进入“三伏天”的日期是( )A.2023年7月1日B.2023年7月10日C.2023年7月11日D.2023年7月20日10.下列有关“三伏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每年的入伏日期是固定的C.“三伏天”共有三十天D.庚日的早晚影响中伏的长短我国某公司高管于2019年2月25日10: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约2个小时的紧急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 )A.一天中逆温层最明显 B.太阳位于东南天空C.一天中办公楼影子最短 D.一天中气温最高12.如图所示,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不理想的车位是(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安徽省南部地处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安徽省南部所属热量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14.下列叙述与安徽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吊脚楼是传统民居C.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农业以种植茶、竹为特色我国某中学地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软件模拟和设计实验观测学习太阳视运动的变化规律,下左图示意某学生使用软件模拟的某晴日一直立长杆(高度139厘米)在不同纬度正午影长的变化,下右图示意该学生实测的该日此直立长杆日影长度和朝向的日变化(7:00以前与18:00以后影子过长难以观测,未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该地( )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日出东南,日落西北16.该日北极点( )A.昼长小于夏至日昼长 B.日影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C.正午太阳高度角为18° D.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17.该中学可能位于我国( )A.哈尔滨市 B.北京市 C.西安市 D.台北市某年12月18日,英国经历了一次降温,地河河面出现许多餐盘大小的饼状冰,该饼状冰是由上游的泡沫快速流动并积聚在一起,加上水流的冲击和极低的温度共同作用冰冻而成,饼状冰有明显的纹理。下面图甲是英国和迪河位置图,图乙是迪河饼状冰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8.推测该饼状冰纹理的形状最可能( )A.由四周向中心呈顺时针辐合B.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C.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D.由中心向四周呈逆时针辐散19.能正确表示迪河河床剖面的是( )A.B.C.D.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称为光伏发电技术。下左图为中学生小明在3月21日拍摄的某光伏发电场(36°N,103°E)景观图。该发电场光伏组件朝向正南,通过调节支架高度改变光伏组件倾角﹐能提升发电效率,且合理设置了光伏组件行间距,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发电效率。右图为两排光伏组件安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一年中光伏组件倾角较小的时段为( )A.惊蛰至清明 B.芒种至小暑 C.白露至寒露 D.大雪至小寒21.上右图中两排光伏组件间距L较合适的距离为( )A.3米 B.6米 C.9米 D.12米22.小明拍摄照片时,全球各地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华盛顿(77°W,39°N)时间可能为0:00B.全球3月21日与3月20日范围之比为2∶1C.英国伦敦(0°,51N)的市民,赶往地铁站去上班D.我国台北市(122°E,25°N)的市民观察到太阳在东南方向2022年10月31日,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组合完成。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23.空间站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最接近( )A.20° B.30° C.40° D.50°24.与地表赤道某点相比,天宫空间站( )A.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B.角速度大线速度大C.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D.角速度大线速度小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华于国庆节期间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坐北朝南)参观游览,下图为她拍摄的照片。北京时间第二天中午12时,小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了来自莫斯科(55°45'N,37°37'E)的小颖、纽约(40°43'N,74°W)的小萍、悉尼(35°51'S,151°12'E)的小宏等在不同国家留学的同学的点赞。(1)推测照片拍摄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2)判断当时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并说明理由。(3)分析比较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城市的昼长。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材料二 神舟十五号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约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在轨驻留6个月。(1)从神舟十五号发射到返回,酒泉的昼长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迎来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______。(2)2023年霜降这一天酒泉当地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45,酒泉当地日出时间再次为北京时间7:45时,应是__________节气。(3)神舟十五号发射当天,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立杆测影(如图甲)并作如下记录,当杆影顶端到达A时北京时间为9:30,杆影顶端从C到B耗时3小时2分钟,一天中杆影OC最短,且C为AB中点。据此,该兴趣小组计算得出的当地经度为__________。图乙中四点分别表示当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杆影长度,图中能反映秋分日正午杆影长度的点是__________。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材料二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3)对比分析海南文昌和甘肃酒泉两大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夏至日,b为春分日,c为冬至日,d为秋分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5日,日期介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故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大致是图中b向a运动轨道之间,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答案:C解析:航天员开启问天实验舱门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25日10时03分,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两地之间相差1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洛杉矶的区时为7月24日18时03分,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6月5日-7月25日之间,地球运动轨道经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4.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与地球的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可知①地理坐标(30°S,30°W),②地理坐标(0°,0°),③地理坐标(30°N,30°W),④地理坐标(30°S,30°W),⑤地理坐标(60°N,90°E)。同处于一点的是①④,故选A。5.答案:A解析:白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处纬度更低,线速度比①地大,A正确;东方先日出,④地在④地⑤地东方,日出总比⑤地晚,B错误;③④两地纬度度数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C错误;⑤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D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飞机到达时约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左右,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1日19时,所以飞机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7.答案:A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达到时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当地时间为6月21日23时,所以北京时间比当地时间早五个小时,多哈所在时区应为东三区,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8.答案:D解析: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萧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京时间19点左右,萧山太阳方位应该位于西北方向的地平线附近,A不合题意;多哈纬度较杭州更低,且靠近北回归线,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杭州,因此晴朗的白天时,多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杭州大,B不合题意;多哈位于北半球,出差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多哈应该是昼渐短夜渐长,C不合题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多哈的昼长比杭州短,D符合题意。所以选D。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开始进入“三伏天”。由图可知,2023年6月21日为夏至,且该日为庚戌日,推出从夏至当天算起,第3个庚日为7月11日,C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思维。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个节气,与“三伏天”的划分方法不一致,A项错误;每年的入伏时间是不固定的,B项错误;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三伏天”为30天,有些年份“三伏天”为40天,C项错误、D项正确。11.答案:B解析:从影子可以看出,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大约为45°,且朝向西北,而6时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为90°左右,故可以判断此时为该地地方时9时左右,一天中逆温层最厚的时间为日出前后,故A错误。太阳方位与影子朝向相反,故太阳位于东南天空,B正确。一天中日影最短为正午,C错误。一天中气温最高为午后2时左右,D错误。故选B。12.答案:D解析:此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且向西偏南运动,故办公楼西侧且靠南的车位最先晒到太阳,④车位最不理想,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答案:B解析: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位于华东地区,安徽省境内有淮河流经,位于淮河以南的南部所属热量带为亚热带,故选B,ACD选项错误。14.答案:D解析:A.妈祖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故A选项错误。B.安徽民居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故B选项错误。C.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坠子戏、花鼓灯等,秦腔是陕西戏曲,故C选项错误。D.安徽南部属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相对优越,农作物中茶、竹众多,故选D。15.答案:A解析:根据左图图示信息可知,18°N正午影长为0cm,说明,此日太阳直射18°N。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18°N,该日及夏至日北极点均出现极昼现象,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日,北极点整日的太阳高度保持18°不变,日影长度不变,故B选项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该日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90°-18°)=18°,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极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故D选项错误。故选C。17.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当日,该地日影最短且指向正北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4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正午时(地方时12时),日影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12时,120°E经线为12:48,故当地的经度为108°E,故该中学可能位于西安市,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由材料可知,该饼状冰由上游的泡沫快速流动并积聚在一起。由“积聚”可知,水流呈辐合运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流向右偏,因此最终会形成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的纹理,B项正确。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迪河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因而河流右岸坡度陡,左岸坡度缓,沉积物主要位于河流的左岸。迪河大致向东流,故迪河的南岸为右岸,北岸为左岸,C项正确。20.答案:B解析:要使光伏发电效率最高,太阳高度要尽可能与光伏组件垂直,则光伏组件倾角与太阳高度角互余,一年中光伏组件倾角较小的时段应为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该地区为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此时光伏组件倾角最小;夏至日位于芒种至小暑之间,此时太阳高度角是一年中较大的时段,也是光伏组件倾角较小的时段,B正确;夏至日不在惊蛰至清明、白露至寒露、大雪至小寒之间,ACD错误。故选B。21.答案:B解析:图中两排光伏组件间距L。较合适的距离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时的间距。该地位于36°N附近,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H=90°-(36°+23.5°)=30.5°;光伏组件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为59.5°;在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与邻边的关系,计算L=2/cos59.5°,已知cos60°=1/2,故L>4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答案:C解析:小明拍摄照片时,为3月21日,该发电场光代组件朝向正南,此时影子方向在北偏东方向,说明当地时间为已经过了12:00时,即103°E时间超过12:00时,此时华盛顿(77°W,39°N)时间超过0:00时,A错误;全球3月21日与3月20日范围之比大于2:1,B错误;英国伦效(0°,51°N)的时间在7:00以后,市民赶往地铁站去上班,C正确;我国台北市(122°E,25°N)的市民观察到太阳在西南方向,D错误,故选C。23.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空间站运动轨迹大约在40°N和40°S之间作回归运动,结合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与黄赤交角的关系,因此空间站运行轨道与赤道平面夹角度数最接近40°,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可知,天宫空间站90分钟绕地球一周,地表赤道某点24小时绕地球一周,故天宫空间站角速度大、线速度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答案:(1)6:00~8:00(或早晨)。理由:因为此时太阳在东南(或东方)天空,太阳高度较小(或太阳在地平线附近),说明此时为日出不久。(2)小萍。理由: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当北京为12:00时,纽约为前一天的23:00。(3)国庆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莫斯科、纽约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莫斯科纬度比纽约高,昼长比纽约短,所以三地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解析:(1)图示太阳刚刚离开地平线,太阳高度角较小,据材料可知天安门是坐北朝南,结合拍摄日期为国庆节期间,可推知太阳在东南天空地平线上,拍摄时应该是日出,时间约为6:00-8:00(或早展)。(2)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当北京时间是第二天12时,莫斯科(55°45'N,37°37'E)在东三区,小颖的时间是第二天的7:00;纽约(40°43'N,74°W)在西五区,小萍的时间是前一天的23:00;悉尼(35°51'S,151°12'E)在东十区,小宏的时间是第二天的14:00;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是纽约的小萍。(3)国庆当日,太阳点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附近出现极昼;北半球各地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三地中莫斯科比纽约的纬度高,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悉尼在南半球,因此,三城市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26.答案:(1)先变短,后变长;芒种(2)雨水(3)112°E;③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推算可知,神舟十五号返回的时间是2023年5月29日前后。2022年11月29日到2022年12月22日(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酒泉的昼长逐渐变短;2022年12月23日到2023年5月29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酒泉的昼长逐渐变长,所以此段时间内酒泉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由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可知,6月22日前后是夏至,每两个节气相隔约15天,返回时间是2023年5月29日,故航天员们迎来的第一个节气是芒种。第(2)问,霜降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某纬度,酒泉当地日出时间再次为北京时间7:45时,太阳直射点应再次回到南半球的该纬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霜降与冬至间隔3个节气,与冬至同样间隔3个节气的是雨水,所以当酒泉当地日出时间再次为北京时间7:45时,应是雨水节气。第(3)问,由材料可知,一天中杆影OC最短,判断此时为当地正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杆影顶端从A到C和从C到B经历的时长相等,故该地正午时刻的北京时间为9:30+3:02=12:32,由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推算出当地经度为112°E。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在春秋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所以影长相等,即图中①③为春秋二分日正午的影长;②点影长最短,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应是夏至日正午的影长;④点影长最长,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是冬至日正午的影长。依据地球的公转运动可知,①为春分,③为秋分。27.答案:(1)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2)甲:3600小时<甲<3800小时;乙2 400小时<乙<26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3)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安全。酒泉:地形平坦开阔;降水稀少,多晴天;铁路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有利于保障发射安全。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大致由东南的2200向西北逐渐递增到3600。(2)读图,甲区域位于3600等值线日照时数内,取值范围为3600小时<甲<3800小时;乙区域在2600到2800两条等值线内的封闭等值线内,因此其数值范围应符合小于小的;2400小时<乙<2600小时。甲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乙地位于祁连山东南端,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朗天气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较短。(3)海南文昌地处热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航天器发射时,可以节省燃料;海南文昌临海,海上运输方便,海运运量大,可以运输大型火箭;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四周临海,一旦发射安全事故,坠落的火箭残骸落入海洋中,较为安全。甘肃酒泉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利于航天站的建设;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利于火箭卫星发射和观测;河西走廊有陇海一兰新等铁路,交通便利,铁路便于运输卫星、火箭等大型设备;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发射和回收时,有利于保障发射安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