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课题 凝聚价值追求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共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道德修养:践行以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理性平和,开放包容,友爱互助责任意识:培养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重点 高扬民族精神难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引出课题《凝聚价值追求》 观看视频,交流讨论视频感悟 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中国价值追求讲授新课 探究一:高扬民族精神环节一:书本探究完成书本66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为什么说他们是中国脊梁?教师总结: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完成书本68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环节二:故事分析“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为祖国奔赴战场“805步,鸭绿江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忆及当年自己赴朝时的情景,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说,过鸭绿江的时候,就没想过回来。“每个过江的战士都是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视死如归。”思考:战士们的身上展现出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 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话题探讨:以书本69页下面探究与分享为例,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 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探究二:构筑中国价值环节一:阅读感悟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完成书本7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①你了解以上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力量?②你还了解哪些“双百”人物的事迹?与同学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完成书本7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教师总结: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 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通过阅读,分享名人故事,并分析他们的伟大之处思考:战士们的身上展现出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中国近些年有哪些感动事迹?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①你了解以上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力量?②你还了解哪些“双百”人物的事迹?与同学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思考: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自主分享,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提高学习自信心正值国庆,在假期学生们感受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日常生活中来体会家国平安来之不易,民族精神永不能忘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分析如何传承,理解理论与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结合生活实际,来源于生活通过分享故事,增强国家认同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争做中国好少年课堂练习 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练习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了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教学设计1、单元主题 文明与家园2、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共筑生命家园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文明史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史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3、单元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和知识经验上都有所认知,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和操作层面,对其对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认识还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深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一般仅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同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所了解,对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但只能个体来说还不够深入,对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不太深刻。4.单元目标 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4、中华文化的作用?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8、为什么要弘扬传统美德?9、中华传统美德表现?10、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1、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12、民族精神的内涵?13、民族精神的特点?14、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5、为什么要构筑社会主义价值观?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17、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9、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0、为什么实施“三孩政策”?21、我国资源现状及特点?22、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23、我国环境现状、原因及危害?24、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5、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26、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7、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8、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29、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30、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达成评价 1、课堂评价: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说出文明与家园的具体内容,同时经过深层次讨论,要学会坚定文化自信,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2、作业评价:完成《学法大视野》第三单元内容3、期终评价:文明与家园内容是重难点,通常会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学生需要熟记相关知识。7.单元实施 课时安排课时设置课时目标达成评价任务活动延续文化血脉11、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坚定文化自信课堂评价课时评价我是小导游,以导游的身份展开活动,带领大家来了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价值追求11、高扬民族精神2、构筑中国价值课堂评价课时评价以影视片中的爱国情境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觉高扬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视发展挑战1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2、资源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课堂评价课时评价根据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来分析我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共筑生命家园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坚持走路色发展道路课堂评价课时评价根据不同情景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明白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整体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