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研讨会(山西省)分会讲稿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研讨会(山西省)分会讲稿数学

资源简介


2008年高考春季科学备考研讨会
(山西分会)
数 学
主办单位:北京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山西省泽州第一中学
二零零八年二月 山西·晋城
2008年高考春季科学考备专题报告
单位:北京宏志中学 王芝平
一、平而不俗淡中见奇
试题内容既照顾面,又突出点;
起点底,坡度缓,逐次渐进,难度适中;
多题把关,难点分散,区分度高;
试题平和清新,淡中见奇,拙中有巧;
贴近教学实际,不同的考生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支持课程改革;
“平而不俗,淡中见奇”:“平和”、“平均”、“平稳”.
二、试卷设计特点
数学特点:
(1)概念性强;(2)充满思辨性;(3)量化突出;(4)解法多样;(5)变化中的不变性
全国1卷特点:
1.返璞归真,强调概念性;2.以能力立意,思辩性强;3.突出主干,考查最具本质性的内容和方法;4.解法多样,灵活性强;5.填空题分值加大,解答题分数略减
三、试题分析
(一)小题中的三个层次
【例1】(试卷1题)是第四象限角,,则( )
A. B. C. D.
【例2】(试卷3题)已知向量,,则与( )
A.垂直 B.不垂直也不平行 C.平行且同向 D.平行且反向
【例3】(试卷14题)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 .
【例4】如图,正四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试卷中这样的基础题还有一些,难度都在0.7以上,它们只要求有起码的数学知识即能作答,甚至一步完成,“一望而答”这是第1层次
例5(试卷6题)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到直线的距离为,且位于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
A. B. C. D.
例6(试卷5题)设,集合,则( )
以上这些题,除要求考生有必要的数学知识外,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是第2层次
例7(试卷11题)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经过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在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垂足为,则的面积是( )
A.4. B. .C. D.8
例8(试卷16题)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以上两题是小题中的大题,属于第3层次
(二)“平中见奇”的试题赏析
例9(试卷10题)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则( )
A. B. C.5 D.
例10(试卷12)函数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
A. B. C. D.
试题链接:
(06年,全国Ⅰ,理17)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A、B、C,求当A满足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例11(理13)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例12.(试卷17)设锐角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Ⅰ)求的大小;(Ⅱ)求的取值范围.
【例13】(试卷19题)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面底面.已知,,,.
(Ⅰ)证明;
(Ⅱ)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小.
例14 (2007,全国,理20)设函数.
(Ⅰ)证明:的导数;
(Ⅱ)若对所有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试题链接(06,重庆,理20)已知函数,其中为常数.
(I)若,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II)若,且,试证:.
【例15】(试卷21题)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垂足为.
(Ⅰ)设点的坐标为,证明:;
(Ⅱ)求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小值.
类题链接:
(2006年全国Ⅰ,理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点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曲线为C,动点P在C上,C在P点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
求:(Ⅰ)点M的轨迹方程;(Ⅱ)的最小值.
(三)意见和建议
(22)已知数列中,,.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中,,,
证明:,.
四、整体把握,稳中取胜——复习建议
1.从试题、试卷中看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概念教学重视不够
对中学数学重点知识、方法认识不清
1.3 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
1.4 平时教学的难度太大
2.对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2.1 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2.2 注重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以及基本方法的教学
2.3 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素质
3.2008年高考复习建议
3.1 基本理念:强己方能育人;远离浮躁,稳中取胜;加强合作,借他人智慧跃上新的台阶
3.2 复习建议
6条理念贯始终
1.占领根据地,扩大游击区;
2.回归课本夯基础;
3.抓住小题作文章;
4.选题要精,精题精用;
5.一题多解,多解选优;
6.解后反思,反思升华。
八条建议记心中: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完善知识结构)
2.适度交汇,提高能力关注在知识网络处设计的试题)
3.突出主干知识,加强薄弱环节(既抓全面,又突出重点)
4.讲究方法,融会贯通(领略方法论的魅力!)
5.重视思想,居高临下(以思想方法统摄全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抓住细节,确保成功(细节决定成败!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7.保持平和心态,体会数学美的意义
8.充满信心,高考必胜!
高考复习解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北京 王芝平
1.小亮的妈妈给小亮4只糖果,规定他每天至少吃一只,问他有多少种吃法?
2.设坐标平面内有一个质点从原点出发,沿x轴跳动,每次向正方向或负方向跳1个单位,经过5次跳动质点落在点(3,0)(允许重复过此点)处,则质点不同的运动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和点B(-3,4),若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且,则= .
4.A,B,C,D,E五个人站一排照像,其中A在B的左边的不同站法有多少种?
5.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 则的值等于 .
6.(06,全国2,理2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
(I)证明为定值;
(II)设的面积为S,写出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7.(07,福建,理20)如图,已知点,直线,为平面上的动点,
过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且.
(Ⅰ)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Ⅱ)过点的直线交轨迹于两点,交直线于点,
已知,,求的值。
((Ⅰ);(Ⅱ)。)
例.直线经过椭圆的焦点,交轴于H点,交椭圆于A,B两点,设,试问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命题3 如图,过定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与直线交于点,若,,则的值恒等于.
推论3.1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与交于点,若,,则的值恒等于.
推论3.2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与该抛物线的准线交于点,若,,则的值恒等于0.
8.(07,全国Ⅱ,理20,文2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
(1)求圆的方程;
(2)圆与轴相交于两点,圆内的动点使成等比数列,求的取值范围.
案例:数学教材第一册(上)110页,或人教社新课标数学5(A版)38页都有:已知数列,,,写出数列的前5项.
变式2:变易系数再求通项
(1) (06,重庆,14)在数列{an}中,若a1=1,an+1=2an+3 (n≥1),则该数列的通项an=_____. ()
(2)(03,全国高考题)已知数列满足,
①求; ②证明.(累差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03,天津,理22)设是常数,且,证明,对任意,.
方法1:;
方法2:,则,
所以
(4)(03,江苏22(1))
已知为正常数),用表示.
(5)(06,福建,理22)已知数列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证明:
(2007,天津文20)在数列中,,,.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Ⅲ)证明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
(2007,天津,理21)在数列中,,,其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Ⅲ)证明存在,使得对任意均成立.
9.(07,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14:)
已知每条棱长都为3的直平行六面体中,,长为2的线段的一个端点在上运动,另一个端点在底面上运动,则的中点的轨迹与该直平行六面体所围成的几何体中较小体积值为 .
10.(06,安徽,理16)多面体上,位于同一条棱两端的顶点称为相邻的,如图,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在平面内,其余顶点在的同侧,正方体上与顶点A相邻的三个顶点到的距离分别为1,2和4,P是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顶点中的一个,则P到平面的距离可能是:
①3; ②4; ③5; ④6; ⑤7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11.(05,广东,10)已知数列满足,
,….若,
则 ( B )
A. B.3 C.4 D.5
12.(06,天津,理18)某射手进行射击训练,假设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1)求射手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求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3)设随机变量表示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已射击的次数,求ξ的分布列.(P9,9)
13.(2007,重庆,理) 某单位有三辆汽车参加某种事故保险,单位年初向保险公司缴纳每辆元的保险金,对在一年内发生此种事故的每辆汽车,单位可获元的赔偿(假设每辆车最多只赔偿一次),设这三辆车在一年内发生此种事故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车是否发生事故相互独立,求一年内该单位在此保险中:
(Ⅰ)获赔的概率;
(Ⅱ)获赔金额的分布列与期望.
14.有一种密码,明文是由三个字符组成,密码是由明文对应的五个数字组成。编码规则如下表:明文由表中每一排取一个字符组成,且第一排取的字符放在第一位,第二排取的字符放在第二位,第三排取的字符放在第三位,对应的密码由明文对应的数字按相同的次序排成一组。
设随机变量表示密码中不同数字的个数
求;
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和它的数学期望。
15.甲、乙两人采用“七局四胜”制进行比赛,若有一人胜4场则比赛结束(没有平局).通常,若两人技术水平相差悬殊,则比赛需要的场数较少;若两人技术水平相当,则比赛需要的场数较多.请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一事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