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 打好基础,成功第一步~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二节:走近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是以 为基础。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可加热仪器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烧杯 ①常温或加热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①加热时要垫 ,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试 管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 处),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结束后不能骤冷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试管底。其他玻璃胶头滴管 ①取用或滴加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①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 ,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 ②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 ③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④配套的滴管不洗,放回滴瓶酒精灯 加热物质 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 , 不少于容积的 。 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③熄灭用 ,不准用嘴吹灭; ④应用 (温度高)加热。常见警告标示:4. 事故处理方法:①烧伤或烫伤,手上沾上实验试剂——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②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③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第三节:科学观察观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感觉器官进行的 ;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的 。第四节:科学测量长度测量:长度单位: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1km= m1m= dm= cm= mm= μm= nm测量工具: 。刻度尺使用:①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的刻度尺,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③看正确:视线要与 ,不可斜视。④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 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若估计值是零,不可省略。⑤写正确:记录的数值= 。特殊测量:① :如测量圆柱体直径,如图。② :如测量铜丝直径、一张纸厚度(注意:一张纸两页,测量课本时要除去封面)③化曲为直法:如通过用绳子绕筒身的方式,测量绳子长度表示筒身周长误差分析:偏大: 、 ;偏小: 、 、 。体积测量体积单位: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1m3= dm3(L)= cm3(mL);1mL= L。体积的测量工具:(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 筒 量 杯示意图共同点 都没有 ,不同点 刻度 刻度 ,刻度间隔上密下疏(4)量筒使用:① 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②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处相平。俯视会使读数偏 ; 仰视会使读数偏____。口诀: ;量取 。(5)固体体积测量:①规则物体:计算公式 ;②不规则难溶于水物体:用 法。其中“适量的”水指的是: 。③不规则易溶于水物体: 。温度测量概念: 。单位:国际单位: K ;常用单位: 。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为0℃,的温度为100℃。温度计与体温计:①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都是: ,结构都包括刻度管、玻璃管、 三部分。名称 温度计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最小刻度 一般1℃ 一般0.1℃量程(范围) -20~110℃读数时 (是否离开被测物体)第五节: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 → → →交流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原则:① 单一变量原则 ② ③ 多个参与原则 。④ 。3、探究方法:①转换法;② 。4、多次测量的目的:①当结果为计算数值时:求 ,减小 。②当结果为一段陈述句时:避免 ,寻找 。2做好基础背诵,生物就在你身边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区别(7个): 。观察蜗牛:外形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足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 。喜欢 的环境。第二节:细胞细胞发现:(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2)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3)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细胞学说:所有动植物都是由 构成;细胞是 的基本单位;细胞由 产生。细胞结构:(填写主要作用即可)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结 构 图共同 结构 细胞膜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填写主要作用,下同)细胞质细胞核植物 特有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常含有大液泡,内含显微镜结构以及使用:(1)结构序号 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显微镜使用:①安放: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身体左前方。②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的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③放片④ :眼看 , 准焦螺旋先向 ( )转动,使镜筒 至接近载玻片,再向 ( )转动使镜筒上升至 ,再调节 准焦螺旋至看清细胞。⑤观察----放大观察移动载玻片至视野中央 (必做/选做)转动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必做/选做)调节遮光器、转动反光镜,增强光线 (必做/选做)调节 准焦螺,至看清物体 (必做/选做)放大倍数: 。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的像,若像在视野左上方,如何移动物体到视野中央: 。(记忆:像在哪边,就往哪边移动)高倍镜与低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 ,视野亮度变 ,细胞变(大/小) ,细胞数量变 。观察细胞:相同点与不同点步骤 洋葱表皮(植物细胞) 口腔上皮(动物细胞)1 擦2 滴:清水 滴:3 撕 刮4 展 涂5 盖:如何操作:6 染:红墨水、碘液 染: 、碘液7 吸口腔上皮细胞所滴液体与洋葱表皮不同的原因是: 。6、细胞装片制作问题与对策视野中的现象 原因 对策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中刮取到细胞或刮取过少有细胞,但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亚甲基蓝/红墨水有许多黑色的圆圈 有气泡无光斑、或者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有形状不定的黑色物体 未用清水漱口细胞重叠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第三节: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①分裂:(数目增加)首先是细胞内哪个结构分裂: 。②生长(个体长大)③分化:(形成组织)长大后的子细胞大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①动物组织: 、 、 、 ;②植物组织: 、 、 、 、 。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注意,细胞与组织不具备一定功能)(1)植物器官(分两类)① 器官: 、 、 ;② 器官: 、 、 。(2)人体最大器官 :由外到内可分为 、 、 。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____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它们主要在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各大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 。植物: 。第四节:常见的动物1、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2、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以: 。其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物种越 ,共同点越 。3、脊椎动物种类 共同点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方式 生活环境 举例鱼类 体内有一条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水中 鲫鱼、草鱼两栖类 幼体水中,成体水中和陆地 青蛙、蟾蜍爬行类 陆地 鳄鱼、蜥蜴、乌龟鸟类 陆地 鸽子、燕子哺乳类 陆地 人、猫昆虫:属 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有3对分节的足,2对翅,1对触角,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第五节:常见的植物植物分类:植物根据是否有 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区别是: ;被子植物器官包括: ;裸子植物器官包括: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 (填三种)。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填三种)孢子植物可分为三类:蕨类: (举例两种植物,下同)。苔藓类:藻类:第六节:生物多样性1. 低等生物:常见的单细胞动物 、 。2.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3. 衣藻与草履虫的对比衣藻 草履虫相同点不通电2科学 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二节:走近科学实验室1、科学研究是以 实验 为基础。2、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可加热仪器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①加热时要垫 石棉网 ,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①常温或加热较多量的液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烧杯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 1/3 处),先预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结束后不能骤冷②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 1/3试 管 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 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低于试管底 。其他玻璃①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 正上方 ,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①取用或滴加液体②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③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胶头滴管 ④配套的滴管不洗,放回滴瓶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 2/3 ,不少于容积的 1/4 。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酒精灯 燃;③熄灭用 灯帽盖灭 ,不准用嘴吹灭;加热物质④应用 外焰 (温度高)加热。3、常见警告标示:有毒物品 易燃物品 易爆物品 有腐蚀性1第三节:科学观察1、 观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感觉器官进行的 直接观察 ;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的间接观察 。第四节:科学测量1、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 米(m) ;(2)单位换算:1km= 1000 m1m= 10 dm= 100 cm= 1000 mm= 106 μm= 109 nm(3)测量工具: 刻度尺 。(4)刻度尺使用:①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量程和最小刻度 的刻度尺,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有刻度线的地方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③看正确:视线要与 刻度线垂直 ,不可斜视。④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 最小刻度 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若估计值是零,不可省略。⑤写正确:记录的数值=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5)特殊测量:① 组合法 :如测量圆柱体直径,如图。② 累积法 :如测量铜丝直径、一张纸厚度(注意:一张纸两页,测量课本时要除去封面)③化曲为直法-:如通过用绳子绕筒身的方式,测量绳子长度表示筒身周长(6)误差分析:①偏大: 尺子低温下缩小 、 皮尺没有拉直 ;②偏小: 受热膨胀 、 受潮膨胀 、 皮尺拉得太紧 。2、体积测量(1)体积单位:国际单位: 立方米 ;(2)单位换算:1m3= 1000 dm3(L)= 106 cm3(mL);1mL= 0.001 L。(3)体积的测量工具:(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 筒 量 杯示意图共同点 都没有 零刻度线 ,结构 玻璃管、玻璃泡、液体2不同点 刻度 均匀 刻度 不均匀 ,刻度间隔上密下疏(4)量筒使用:① 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②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中央最低 处相平。俯视会使读数偏_大____; 仰视会使读数偏__小___。口诀:_____俯大仰小____。(5)固体体积测量:①规则物体: 长×宽×高 ;②不规则物体: 排水法 V2-V1 。其中“适量的”水指的是: 浸没物体,放入物体时未超过量程 。③不规则易溶于水物体: 用对应的饱和溶液 。3、温度测量(1)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国际单位: K ;常用单位: 摄氏度 (℃) 。(3)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温度为 0℃,沸水 的温度为 100℃。(4)温度计与体温计:①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都是: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结构都包括刻度管、玻璃管、 玻璃泡 三部分。温度计 体温计名称共同点 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一般 0.1℃(玻璃泡大、玻璃管最小刻度 一般 1℃细)量程(范-20~110℃ 35-42℃不同点 围)读数时(是否离开被测 否 是(玻璃管内有一段弯曲的细管)物体)第五节: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2、科学探究的原则:① 单一变量原则 ② 对照原则 ③ 多个参与原则 。④ 等量原则 。33、探究方法:①转换法;② 控制变量法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区别(7 个): 生物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遗传、能变异、能新陈代谢 。2、观察蜗牛:外形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足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 听觉 。喜欢 阴暗潮湿 的环境。第二节:细胞1、细胞发现:(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2)19 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3)20 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2、细胞学说:(1)所有动植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2)细胞是 生命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3)细胞由 细胞分裂 产生。3、细胞结构:(填写主要作用即可)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结构图细胞膜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共同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结构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植物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特有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常含有大液泡,内含细胞液44、显微镜结构以及使用:(1)结构序号 结构① 目镜② 转换器③ 物镜④ 遮光器⑤ 反光镜⑥ 粗准焦螺旋⑦ 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使用:①安放: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身体左前方。②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的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③放片④ 调焦 :眼看 物镜 , 粗 准焦螺旋先向 外(顺时针 )转动,使镜筒 下降 至接近载玻片,再向 内 ( 逆时针 )转动使镜筒上升至 看到物体 ,再调节 细 准焦螺旋至看清细胞。⑤观察----放大观察移动载玻片至视野中央 (选做)转动 物镜转换器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必做)调节遮光器、转动反光镜,增强光线 (选做)调节 细 准焦螺,至看清物体 (必做)(3)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4)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倒立放大 的像,若像在视野左上方,如何移动物体到视野中央: 将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记忆:像在哪边,就往哪边移动)(5)高倍镜与低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 小 ,视野亮度变 暗 ,细胞变大 ,细胞数量变 少 。5、观察细胞:相同点与不同点步骤 洋葱表皮(植物细胞) 口腔上皮(动物细胞)51 擦2 滴:清水 滴: 生理盐水3 取4 展5 盖:如何操作: 45°让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慢放平6 染:红墨水、碘液 染: 亚甲基蓝 、碘液7 吸口腔上皮细胞所滴液体与洋葱表皮不同的原因是: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滴加生理盐水目的:防止细胞吸水涨破,维持细胞正常状态 。第三节:生物体结构层次1、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①分裂:(数目增加)首先是细胞内哪个结构分裂: 细胞核 。②生长(个体长大)③分化:(形成组织)长大后的子细胞大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2、组织: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①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 、 结缔组织 、 肌肉组织 、 神经组织;②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 输导组织 、 营养组织 、 机械组织 、 分生组织 。3、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注意,细胞与组织不具备一定功能)(1)植物器官(分两类)① 生殖 器官: 花 、 果实 、 种子 ;② 营养 器官: 根 、 茎 、 叶 。(2)人体最大器官 皮肤 :由外到内可分为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__8___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它们主要在___神经_____系统和__内分泌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各大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6第四节:常见的动物1、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形态结构、生活习惯 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2、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以: 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基本单位是 种 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物种越 多 ,共同点越 少 。3、脊椎动物种类 共同点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方式 生活环境 举例鱼类 卵生 不恒定 鳃 水中 鲫鱼、草鱼幼体用鳃,成 幼体水中,成两栖类 卵生 不恒定 青蛙、蟾蜍体内有 体用肺和皮肤 体水中和陆地一条脊 鳄鱼、蜥蜴、爬行类 椎骨组 卵生 不恒定 肺 陆地 乌龟成的脊鸟类 卵生 恒定 肺 陆地 鸽子、燕子柱哺乳类 胎生 恒定 肺 陆地 人、猫4、昆虫:属 节肢动物 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的大约有 100 万种之多。昆虫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 三部分,有 3 对分节的足,2 对翅,1 对触角,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 外骨骼第五节:常见的植物1、植物分类:植物根据是否有 种子发育 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区别是: 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而裸子植物没有 ;被子植物器官包括: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裸子植物器官包括: 根茎叶种子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 郁金香、玫瑰、桃树 (填三种)。常见的裸子植物有:铁树、银杏、松柏 (填三种)3、孢子植物可分为三类:(1)蕨类:如 蕨、胎生狗脊(举例两种植物,下同)。(2)苔藓类:如 地钱、(3)藻类:如 发菜、水绵第六节:生物多样性1、低等生物:常见的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 变形虫 。2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7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 复习提纲填空答案.pdf 七上 第一单元 复习提纲 填空.docx 七上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 填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