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复习提纲填空(第1、2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上复习提纲填空(第1、2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上 打好基础,成功第一步~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节:走近科学实验室
科学研究是以 为基础。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可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
烧杯 ①常温或加热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①加热时要垫 ,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试 管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②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 处),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结束后不能骤冷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试管底。
其他玻璃
胶头滴管 ①取用或滴加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①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 ,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 ②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 ③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④配套的滴管不洗,放回滴瓶
酒精灯 加热物质 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 , 不少于容积的 。 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③熄灭用 ,不准用嘴吹灭; ④应用 (温度高)加热。
常见警告标示:
4. 事故处理方法:
①烧伤或烫伤,手上沾上实验试剂——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
②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③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第三节:科学观察
观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感觉器官进行的 ;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的 。
第四节:科学测量
长度测量:
长度单位:国际单位: ;
单位换算:1km= m
1m= dm= cm= mm= μm= nm
测量工具: 。
刻度尺使用:
①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的刻度尺,
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③看正确:视线要与 ,不可斜视。
④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 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若估计值是零,不可省略。
⑤写正确:记录的数值= 。
特殊测量:
① :如测量圆柱体直径,如图。
② :如测量铜丝直径、一张纸厚度(注意:一张纸两页,测量课本时要除去封面)
③化曲为直法:如通过用绳子绕筒身的方式,测量绳子长度表示筒身周长
误差分析:
偏大: 、 ;
偏小: 、 、 。
体积测量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 ;
单位换算:1m3= dm3(L)= cm3(mL);1mL= L。
体积的测量工具:(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 筒 量 杯
示意图
共同点 都没有 ,
不同点 刻度 刻度 ,刻度间隔上密下疏
(4)量筒使用:
① 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
②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处相平。
俯视会使读数偏 ; 仰视会使读数偏____。
口诀: ;量取 。
(5)固体体积测量:
①规则物体:计算公式 ;
②不规则难溶于水物体:用 法。
其中“适量的”水指的是: 。
③不规则易溶于水物体: 。
温度测量
概念: 。
单位:国际单位: K ;常用单位: 。
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为0℃,
的温度为100℃。
温度计与体温计:
①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都是: ,结构都包括刻度管、玻璃管、 三部分。
名称 温度计
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
最小刻度 一般1℃ 一般0.1℃
量程(范围) -20~110℃
读数时 (是否离开被测物体)
第五节: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 → → →交流与评价
科学探究的原则:
① 单一变量原则 ② ③ 多个参与原则 。④ 。
3、探究方法:
①转换法;② 。
4、多次测量的目的:
①当结果为计算数值时:求 ,减小 。
②当结果为一段陈述句时:避免 ,寻找 。
2做好基础背诵,生物就在你身边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区别(7个): 。
观察蜗牛:外形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足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 。喜欢 的环境。
第二节:细胞
细胞发现: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
(2)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
所有动植物都是由 构成;
细胞是 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 产生。
细胞结构:(填写主要作用即可)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结 构 图
共同 结构 细胞膜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填写主要作用,下同)
细胞质
细胞核
植物 特有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常含有大液泡,内含
显微镜结构以及使用:
(1)结构
序号 结构







显微镜使用:
①安放: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身体左前方。
②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的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
③放片
④ :眼看 , 准焦螺旋先向 ( )转动,使镜筒 至接近载玻片,再向 ( )转动使镜筒上升至 ,再调节 准焦螺旋至看清细胞。
⑤观察----放大观察
移动载玻片至视野中央 (必做/选做)
转动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必做/选做)
调节遮光器、转动反光镜,增强光线 (必做/选做)
调节 准焦螺,至看清物体 (必做/选做)
放大倍数: 。
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的像,若像在视野左上方,如何移动物体到视野中央: 。(记忆:像在哪边,就往哪边移动)
高倍镜与低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 ,视野亮度变 ,细胞变(大/小) ,细胞数量变 。
观察细胞:相同点与不同点
步骤 洋葱表皮(植物细胞) 口腔上皮(动物细胞)
1 擦
2 滴:清水 滴:
3 撕 刮
4 展 涂
5 盖:如何操作:
6 染:红墨水、碘液 染: 、碘液
7 吸
口腔上皮细胞所滴液体与洋葱表皮不同的原因是: 。
6、细胞装片制作问题与对策
视野中的现象 原因 对策
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中刮取到细胞或刮取过少
有细胞,但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亚甲基蓝/红墨水
有许多黑色的圆圈 有气泡
无光斑、或者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
有形状不定的黑色物体 未用清水漱口
细胞重叠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第三节:生物体结构层次
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
①分裂:(数目增加)首先是细胞内哪个结构分裂: 。
②生长(个体长大)
③分化:(形成组织)长大后的子细胞大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组织: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
①动物组织: 、 、 、 ;
②植物组织: 、 、 、 、 。
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注意,细胞与组织不具备一定功能)
(1)植物器官(分两类)
① 器官: 、 、 ;
② 器官: 、 、 。
(2)人体最大器官 :由外到内可分为 、 、 。
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有____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它们主要在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各大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
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 。
植物: 。
第四节:常见的动物
1、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
2、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以: 。其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物种越 ,共同点越 。
3、脊椎动物
种类 共同点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方式 生活环境 举例
鱼类 体内有一条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水中 鲫鱼、草鱼
两栖类 幼体水中,成体水中和陆地 青蛙、蟾蜍
爬行类 陆地 鳄鱼、蜥蜴、乌龟
鸟类 陆地 鸽子、燕子
哺乳类 陆地 人、猫
昆虫:属 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有3对分节的足,2对翅,1对触角,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
第五节:常见的植物
植物分类:植物根据是否有 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区别是: ;被子植物器官包括: ;裸子植物器官包括: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 (填三种)。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填三种)
孢子植物可分为三类:
蕨类: (举例两种植物,下同)。
苔藓类:
藻类:
第六节:生物多样性
1. 低等生物:常见的单细胞动物 、 。
2.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3. 衣藻与草履虫的对比
衣藻 草履虫
相同点
不通电
2科学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节:走近科学实验室
1、科学研究是以 实验 为基础。
2、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可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要垫 石棉网 ,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
①常温或加热较多量的液
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体物质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烧杯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
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 1/3 处),先预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结束后不能骤冷
②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 1/3
试 管 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
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 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低于试管底 。
其他玻璃
①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 正上方 ,不可
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
①取用或滴加液体
②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
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③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胶头滴管 ④配套的滴管不洗,放回滴瓶
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 2/3 ,
不少于容积的 1/4 。
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
酒精灯 燃;
③熄灭用 灯帽盖灭 ,不准用嘴吹灭;
加热物质
④应用 外焰 (温度高)加热。
3、常见警告标示:
有毒物品 易燃物品 易爆物品 有腐蚀性
1
第三节:科学观察
1、 观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感觉器官进行的 直接观察 ;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的
间接观察 。
第四节:科学测量
1、长度测量: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 米(m) ;
(2)单位换算:1km= 1000 m
1m= 10 dm= 100 cm= 1000 mm= 106 μm= 109 nm
(3)测量工具: 刻度尺 。
(4)刻度尺使用:
①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量程和最小刻度 的刻度尺,
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有刻度线的地方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③看正确:视线要与 刻度线垂直 ,不可斜视。
④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 最小刻度 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若估计
值是零,不可省略。
⑤写正确:记录的数值=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
(5)特殊测量:
① 组合法 :如测量圆柱体直径,如图。
② 累积法 :如测量铜丝直径、一张纸厚度
(注意:一张纸两页,测量课本时要除去封面)
③化曲为直法-:如通过用绳子绕筒身的方式,测量绳
子长度表示筒身周长
(6)误差分析:
①偏大: 尺子低温下缩小 、 皮尺没有拉直 ;
②偏小: 受热膨胀 、 受潮膨胀 、 皮尺拉得太紧 。
2、体积测量
(1)体积单位:国际单位: 立方米 ;
(2)单位换算:1m3= 1000 dm3(L)= 106 cm3(mL);1mL= 0.001 L。
(3)体积的测量工具:(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 筒 量 杯
示意图
共同点 都没有 零刻度线 ,
结构 玻璃管、玻璃泡、液体
2
不同点 刻度 均匀 刻度 不均匀 ,刻度间隔上密下疏
(4)量筒使用:
① 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
②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中央最低 处相平。
俯视会使读数偏_大____; 仰视会使读数偏__小___。
口诀:_____俯大仰小____。
(5)固体体积测量:
①规则物体: 长×宽×高 ;
②不规则物体: 排水法 V2-V1 。
其中“适量的”水指的是: 浸没物体,放入物体时未超过量程 。
③不规则易溶于水物体: 用对应的饱和溶液 。
3、温度测量
(1)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 。
(2)单位:国际单位: K ;常用单位: 摄氏度 (℃) 。
(3)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温度为 0℃,
沸水 的温度为 100℃。
(4)温度计与体温计:
①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都是: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结构都包括刻度管、
玻璃管、 玻璃泡 三部分。
温度计 体温计
名称
共同点 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
一般 0.1℃(玻璃泡大、玻璃管
最小刻度 一般 1℃
细)
量程(范
-20~110℃ 35-42℃
不同点 围)
读数时(是
否离开被测 否 是(玻璃管内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物体)
第五节: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的原则:
① 单一变量原则 ② 对照原则 ③ 多个参与原则 。④ 等量原则 。
3
3、探究方法:
①转换法;② 控制变量法 。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区别(7 个): 生物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
应、能遗传、能变异、能新陈代谢 。
2、观察蜗牛:外形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足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
有嗅觉,没有 听觉 。喜欢 阴暗潮湿 的环境。
第二节:细胞
1、细胞发现:
(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
(2)19 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20 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2、细胞学说:
(1)所有动植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
(2)细胞是 生命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3)细胞由 细胞分裂 产生。
3、细胞结构:(填写主要作用即可)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膜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共同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结构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植物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特有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常含有大液泡,内含细胞液
4
4、显微镜结构以及使用:
(1)结构
序号 结构
① 目镜
② 转换器
③ 物镜
④ 遮光器
⑤ 反光镜
⑥ 粗准焦螺旋
⑦ 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使用:
①安放: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镜筒在前,镜臂在
后,放在身体左前方。
②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的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
的光斑,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
③放片
④ 调焦 :眼看 物镜 , 粗 准焦螺旋先向 外(顺时针 )转动,使镜
筒 下降 至接近载玻片,再向 内 ( 逆时针 )转动使镜筒上升至 看到物
体 ,再调节 细 准焦螺旋至看清细胞。
⑤观察----放大观察
移动载玻片至视野中央 (选做)
转动 物镜转换器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必做)
调节遮光器、转动反光镜,增强光线 (选做)
调节 细 准焦螺,至看清物体 (必做)
(3)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
(4)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倒立放大 的像,若像在视野左上方,如何移动物体到视野
中央: 将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记忆:像在哪边,就往哪边移动)
(5)高倍镜与低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 小 ,视野亮度变 暗 ,细胞变
大 ,细胞数量变 少 。
5、观察细胞:相同点与不同点
步骤 洋葱表皮(植物细胞) 口腔上皮(动物细胞)
5
1 擦
2 滴:清水 滴: 生理盐水
3 取
4 展
5 盖:如何操作: 45°让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慢放平
6 染:红墨水、碘液 染: 亚甲基蓝 、碘液
7 吸
口腔上皮细胞所滴液体与洋葱表皮不同的原因是: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滴加生理盐水目的:防止细胞吸水涨破,维持细胞正常状态 。
第三节:生物体结构层次
1、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
①分裂:(数目增加)首先是细胞内哪个结构分裂: 细胞核 。
②生长(个体长大)
③分化:(形成组织)长大后的子细胞大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2、组织: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
①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 、 结缔组织 、 肌肉组织 、 神经组织;
②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 输导组织 、 营养组织 、 机械组织 、 分生组织 。
3、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注意,细胞与组织不具备一定功能)
(1)植物器官(分两类)
① 生殖 器官: 花 、 果实 、 种子 ;
② 营养 器官: 根 、 茎 、 叶 。
(2)人体最大器官 皮肤 :由外到内可分为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
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
统。
人体有__8___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它们主
要在___神经_____系统和__内分泌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各大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
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
(2)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6
第四节:常见的动物
1、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形态结构、生活习惯 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
分类。
2、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以: 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基本单位是 种 分类等级越高,
包含物种越 多 ,共同点越 少 。
3、脊椎动物
种类 共同点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方式 生活环境 举例
鱼类 卵生 不恒定 鳃 水中 鲫鱼、草鱼
幼体用鳃,成 幼体水中,成
两栖类 卵生 不恒定 青蛙、蟾蜍
体内有 体用肺和皮肤 体水中和陆地
一条脊 鳄鱼、蜥蜴、
爬行类 椎骨组 卵生 不恒定 肺 陆地 乌龟
成的脊
鸟类 卵生 恒定 肺 陆地 鸽子、燕子

哺乳类 胎生 恒定 肺 陆地 人、猫
4、昆虫:属 节肢动物 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的大约有 100 万种之
多。昆虫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 三部分,有 3 对分节的足,2 对翅,1 对触角,体表长着一层
保护身体的 外骨骼
第五节:常见的植物
1、植物分类:植物根据是否有 种子发育 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区别是: 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而裸子植
物没有 ;被子植物器官包括: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裸子植物器官包括: 根茎叶种
子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 郁金香、玫瑰、桃树 (填三种)。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铁树、银杏、松柏 (填三种)
3、孢子植物可分为三类:
(1)蕨类:如 蕨、胎生狗脊(举例两种植物,下同)。
(2)苔藓类:如 地钱、
(3)藻类:如 发菜、水绵
第六节:生物多样性
1、低等生物:常见的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 变形虫 。
2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7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